雖然算不上特別美味也沒有皇宮里吃的精細,但比想象中好的太多了,所以他有些納悶,災民能吃這么好嗎?
但其實,他誤會了,這屬于是時代的差異。
二皇子覺得好,那是因為這些大鍋菜跟自己平時吃的東西味道差不了多少了。
但其實,用的東西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只能說調料好而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下限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二皇子吃的雖不算差,但還沒有說好到頂級的程度。
雖然作為二皇子,從小都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但你要說他會吃,會吃好的,那還真不一定。
工業(yè)發(fā)展的的現代社會,調味料的品種和味道可都不是古代社會所能比的。
況且,天底下最會吃的還不一定是皇家的人,有一些親王大臣那才是真正的老饕。
比如說古代康熙年間,康熙作為皇帝吃的夜宵無非是奶酪餑餑,奶茶春卷之類的,而他手底下的一位大臣,吃的那叫一個講究。
比如他吃的一道蔣侍郎豆腐,做法是這樣的:
豆腐,兩面去皮,每塊切八小塊,晾干,用豬油熱灼,略撒鹽花,翻身后,藥酒一大杯,大蝦米,一十八個,用秋油小杯,滾一回,加糖一撮,再滾一回,細蔥半寸許,切一百二十段,后緩緩的起鍋。
講究,太講究了,不得不說,吃還得是這幫人會吃。
像一般人哪懂得這個啊,平民老百姓,能有一個溫飽,那就算是過得相當不錯的了。
能做到年年有余,那就算是非常的幸運了。
像現在胡飛他們吃的,基本上都是大鍋菜,材料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因為現代調味料的原因,只要不是廚房怪獸,味道不會差到哪去。
“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一般來說,官方接濟難民,用的都是一些粗糧,量大管飽,只求一個餓不死就行了。”
“我們做的也差不多,只不過我們有一些比較好的調料而已。”
“原來是調味料的原因嗎?不過這么好的調味料,恐怕不便宜吧?”二皇子點了點頭。
“那倒不至于。”胡飛搖了搖頭,工業(yè)時代,貴也貴不到哪去。
“不過給他們吃這么好,要是有一天。。。”二皇子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