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山石還有一點不太喜歡的就是,犧牲同樣也代表著失去,永遠的失去。
生命,人性等等等等,他們可以犧牲的東西有很多很多,你要說他們后悔這次犧牲嗎?后悔是不后悔的,因為他們的目標遠比這些東西更加重要。
但不后悔歸不后悔,犧牲所帶來的疼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烙印在人們的心里,如同一道永遠不會愈合的傷口一般,時時作痛。
山石不喜歡這樣,他們明明已經犧牲了自己重要的東西,為他人換來了美好的結果,卻依舊要承擔著這樣的后果,這不公平,也不合適。
所以為什么一定要有人犧牲呢?山石說道,具有犧牲精神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了不起的人,死一個少一個,死的多了,那可就完犢子了。
山石很相信一種說法,雖然這種說法并沒有什么證據,但確實有它的道理。
曾經的那個偉大的紅色國度之所以最后會沒落,就是因為在曾經的世界大戰中死的人太多了,所以后面官方的高層中都是一些思想已經不正確的人。
有人說,原因是因為這個國度曾經的領導者曾經對高層進行過一次慘無人道的大清洗,從而導致后繼無人,選出了一些不太合適的領袖。
但有人則是覺得后繼無人的更可能的原因,便是那最有信仰,最具犧牲精神的那一代人都已經獻身于了那場史無前例的保家衛國的戰爭之中了,這才是后繼無人的真正原因。
他們原本才應該是領導這個國家走向偉大的人,但他們為了保護這個國家的存在而犧牲了自己。
就是這種具有犧牲精神,信仰堅定的人,那他們其實犧牲的也就越快,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會害怕危險,不會害怕失去生命,他們的眼里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存在。
所以他們從來都不害怕犧牲,有人說,當戰損率超過三成的時候,這個軍隊將不會是軍隊。
但這個世界上可是有過戰損率超過100%的軍隊的。
只是,這些犧牲的人們,他們本應該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的,但卻被淹沒在了這冰冷的風雪之中。
即便這是為了正義,即便這是為了未來。
許多人都在想,如果這樣的人當初沒有犧牲,如今又會是怎么樣的一個情況?
山石也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是擁有這樣的精神和信仰的話,社會的風氣會不會大不一樣?
整個社會的風氣會不會能夠變得更加和諧,積極向上一點?而不是頹廢,沮喪,失信,人人自危,毫無未來可言?
所以他對于犧牲這件事情的看法就發生了一點點的改變。
犧牲沒有問題,為了偉大的目標而犧牲,你是偉大的。
但你的犧牲有違我的正義,你就當這是我的自私吧,我不能看著一個善良的人,就這樣從這個世界上離去,每有一個人這樣的人犧牲,那么這個世界就少了一份善良,這世界就多了一份危險。
所以我會在你為了正義而犧牲之前達成你的目的,讓你用不著去犧牲。
這樣這個世界就不會失去一個具有犧牲精神的人了,也就不會留下一些因失去而痛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