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人類社會的秩序雖然算不上好,但也還說不上壞的程度,等潮水退去之后會應該會進入一段和平時期。
但是生存情況那就屬于是比較岌岌可危的了。
陸地太少了,根本養不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類,長此以往的話,矛盾逐漸激化,戰爭會在矛盾最為尖銳的時候爆發。
他總不能像某個紫色大下巴一樣打個響指隨機抹除一半的人吧?
而且以如今人類的數量來說,一旦爆發全面戰爭的話,人類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再重新把文明建立起來了。
到了那時,人類恐怕就會成為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動物。
所以虞峰需要給人類多一點的土地,到那時,他們再度抵達飽和的零界點之前,應該能夠經歷幾次工業革命,讓生產力能有個飛躍。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得處理一下頂級漁場里的那些家伙,得讓他們安分一點,尤其是那幾個好斗的。
高級區域的氣候多變就是因為那幾個家伙經常打架打出來的。
雖然他還沒有進入過頂級漁場,但是那股力量的余波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人類的聚集地在初級漁場的中間,那幾個家伙則是在世界的另一邊的頂級漁場,雙方是不存在什么因為領地而起的利益沖突的。
但這幾個家伙所能引起的災難可不是如今的人類能經受得住的。
沒能和這些強大生物競爭得過而毀滅的文明世界虞峰也不是沒見過,說到底,雙方本就不是一伙的,自然是會有斗爭的。
只是這些生物再怎么強大,他們也是無法形成文明的。
文明是社會發展到一個較高程度的階段的稱呼,而一個生物再怎么強大,那也無法被稱之為社會。
而這里,就體現出了虞峰和山石之間的理念的部分區別。
山石的理念基于生命,虞峰的理念基于文明。
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思想有差距,而是他們所能做到的事情不同而決定的。
山石的能力更加強大,他能做到的事情總是超越人們的想象,因此他會更加重視一旦失去就無法再挽回的東西,比如生命。
而虞峰的能力雖然也很強大,但是他沒有山石那般全面,所能做到的事情相對有限。
因此,他時常需要面臨取舍的問題,而這也是他作為一個領袖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一個優秀的領袖,在面對取舍時,應該能夠有著足夠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