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教皇還不知道的時候,某個人已經(jīng)摸到他的大本營了。
現(xiàn)在的教皇還在思索該怎么樣解決眼前的情況,殊不知再過一會兒,他的家都要沒了。
“宗教,嗯,宗教。”山石進(jìn)入圣城之后,看著各周邊大大小小的精美建筑以及雕像,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這幫人還是有那么一點藝術(shù)細(xì)胞的,只是可惜這些才能沒放到正道上。
山石不反對人們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信仰是好事,只是別瞎信教就行了,畢竟宗教和信仰是兩回事。
信仰是個沒有實體的概念,它是人們內(nèi)心中對某種事物的渴望所形成的一種觀念,一種思想,它指導(dǎo)啟發(fā)著人們的行為。
一個人的信仰會引導(dǎo)著這個人朝著他所渴望的方向筆直前進(jìn),信仰越堅定,那么他的主觀能動性就越強(qiáng),此時信仰帶給人的加成會非常大,甚至可以突破人的極限,超乎人們的想象。
所以信仰并不是一個什么壞的東西,它本身是一個中性的東西,主要還是得要看你信仰的東西是什么,你信仰的東西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信仰的東西是壞的,那它就是不好。
信仰的東西不一定會有實體,它可能是某種概念,某種思想,甚至于是某種生活方式,并沒有什么強(qiáng)制的硬性規(guī)定。
這種信仰并沒有什么排外性,反而是非常包容的,因為這份信仰是獨屬于一個人的,它只是用來要求當(dāng)下的這一個人的,不會干預(yù)到其他人。
但是宗教信仰就不一樣了,宗教信仰有著非常強(qiáng)烈的排外性,因為宗教的教義就是人寫出來的,它就是會帶著人的主觀思想。
世界三大宗教一般的信仰到底區(qū)別在哪呢?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世界三大宗教里面都明確有寫,對于不同信仰的異教徒要怎么怎么的。
是下地獄?還是受折磨?還是受輪回之苦?這都是寫在對方的教義里面的。
在他們看來,即便是殺人放火,也沒有不信仰他這個罪過要大。
殺人放火也可以通過花錢來贖罪,積功德,死后仍可以上天堂,但是不信仰他,那這個罪過可就大了,無論是生是死,都是要遭受到最殘酷的刑罰的。
雖然我們并不否認(rèn)這些宗教的教義里面寫了非常多導(dǎo)人向善的東西,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最危險的假話,往往都會用九十九句真話來進(jìn)行掩蓋。
你看了看九十九句真話之后,覺得這份交易還是挺不錯的,挺棒棒的,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對那最后一句假話放松戒備,然后這個時候你就會中了他的套,被他給框住了。
這個行為是不是覺得有那么一點點眼熟啊?太特么眼熟了,這不就是魔鬼們慣用的伎倆嗎?在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無用且重復(fù)的信息里面隱藏那真正坑人的東西,然后騙你簽下這種契約。
你簽下這種契約的之后,你還會覺得自己賺了,還要謝謝人家,殊不知,你已經(jīng)被人家扒的干干凈凈了。
魔鬼們就愛干這事兒,如果說破解這種局面,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那種大智慧的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漏洞所在,通過這種漏洞反制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要么是那種沒腦子的莽夫,一力破萬法,甭管這里面有沒有漏洞,我只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你這癟犢子玩意兒,心里肯定沒安什么好貨,肯定是想坑我,先撕爛你的契約,打死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