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力量,他更喜歡力和量。
“我大概明白你的想法了,我倒是覺得可行。”菲林點了點頭。
“不過,如何保證從我們這里離開的人那真的能夠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去完成那些事情呢?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貝奧武夫問道。
山石做出這樣的選擇,那是選擇相信人類心中的美好。
但人類內心之中,除了美好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存在。
“是啊。”菲林感慨道,“美好的未來,很多時候都不屬于創造它的人。
如果沒有足夠的思想高度與抱負,是很難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
“菲林這樣的人可是多少年都難得出現一個的。”
有多少人能夠經受得住這花花綠綠世界的各種誘惑呢?
就像那座帝都。
繁華的帝都吸引著無數的人離開自己的家鄉,背上自己的行囊前去。
很多人即便是窮困潦倒,賣身成為奴隸,也不愿意離開那座城市。
他們貪戀著這座城市的繁華,內心早已忍受不住寂寞。
萬紫千紅的色彩早已浸染了空無一色的靈魂。
大多數人的意識早已迷失在了這些色彩之中。
這座城市就像是一座沼澤,不斷的吞噬著陷入這里的人們。
無數的生命以這些被吞噬的人作為養料在此繁衍壯大。
“我們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擁有那樣偉大的理想。
想要建造一座高樓大廈的話,雖然高明的設計師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我想,我們需要的可不僅僅只有設計師。
我們需要的。。。”
“還有磚。”菲林忽然笑了,他明白山石的真正意圖了。
這座學院所要誕生的人才,不僅僅是像菲林這樣愿意肩負起偉大使命的人,同時還有別的什么人。
這些人不需要有那么高的思想,也不需要有多么偉大的抱負。
他們存在的本身就會對這個時代造成推動的作用。
他們擁有的東西會促使著他們去本能的去改變這個不適合他們的環境。
這樣的人越多,后面就越好。
就像山石常說的。
時代不是某個人創造的,創造一個時代的,只有這個時代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