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副幼稚又得意的樣子,把項以晴和錢途都逗得前仰后合。
在學校周邊的小吃街重溫完青春記憶后,高軼可和白浩才慢悠悠地踱步走進三中校園。
操場上的大喇叭正傳來校長熱情洋溢的致辭,校慶的正式環節已經開始了。
操場上劃分出了兩個明顯的區域,左邊是校友區,來的校友不算人山人海,但看得出大多是一些事業有成、衣著體面的“成功人士”,不少人還帶著配偶和孩子,儼然一場小型的同學聚會兼親子日活動。
右邊則是整齊劃一、充滿朝氣的在校學生方陣,穿著那身熟悉又略有改動的藍白校服,瞬間將高軼可拉回了十幾年前。
高軼可沒有急于去校友區就坐,而是像導游一樣,拉著白浩在熟悉的校園里漫步起來。
林蔭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每一處都藏著一段回憶。
“看,那棵大槐樹還在!我們以前老在底下背課文。”
“哎,這籃球場翻新了,以前可是水泥地,摔一跤能磕掉半層皮。”
“那邊!我們以前的教室就在三樓最右邊那個窗口!”
路上偶爾遇到幾位散步或趕往會場的老師,高軼可仔細看了看,都不是當年教過她的,便也只是禮貌地點頭微笑致意。
直到一位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拄著拐杖慢慢行走的老婦人出現在前方。
高軼可的腳步頓住了,她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她高二時的語文老師,好像姓靜?教語文的老師?
對!靜老師!一位特別溫和有氣質的老教師,講課引經據典,就是身體似乎不太好,只教了他們一個學期就調走了。
高軼可內心一陣激動,正想上前打招呼,卻見靜老師眼神茫然地掠過她,顫顫巍巍地繼續往前走,顯然完全沒有認出她來。
畢竟只教了短短一學期,又過去了這么多年,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不記得也正常。
高軼可心里微微有點小失落,但很快釋然,拉著白浩的手輕聲說。
“那是我高二的語文老師,就教了我們一學期,估計不記得我了,我們快走吧,別打擾她了!”
逛完了一圈校園,感受夠了懷舊的氣息,兩人才朝著校友區走去,尋找項以晴和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