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影響現在的項目嗎?”
陳為民有些擔心。
619現在不僅在改進PL-11,還在研制PL-12,甚至還有地空導彈系統,同時搞三個項目本來就人手緊張。
再增加一個地對地戰術導彈項目,到時候可別影響到其他項目。
“問題不大。”
劉威銘沒有告訴陳為民,PL-11的改進需要持續,主要是提升導彈的性能;PL-12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生產全尺寸模型,氣動布局沒有問題就會生產用于試射的遙測彈。
有劉威銘這個來自幾十年后的人,氣動外型會有問題?
即使只記得一些導彈的大體外形形狀,有銀河一號進行模擬,還有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根本不是事兒。
如此情況下,陳為民甚至都沒法提預警機的事。
連夜返回了。
“小劉,咱真的要搞地對地戰術導彈啊?陸軍可不一定用得起,一發導彈都是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呢!”
葉永安一臉擔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他絲毫不擔心技術問題。
部隊如此窮,怎么用得起?
“是啊。83式273毫米遠程火箭炮系統搞了這么多年,雖然已經成功了,但是部隊就只給了2個營的訂單,這還是在相關單位到處求情才有的結果。陸軍不愿意多裝備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耗錢了!”
張振萬同樣擔心部隊窮會影響他們搞出來的戰術導彈會因為太貴,部隊不愿意買。
273遠程火箭炮在83年就定型了。
向來對炮兵火力提升有著執念的陸軍,卻沒有任何興趣。
要不是為了支持遠程火箭炮的技術研發,2個營的訂單都不會給的。
“273部隊不愿意要,可不只是因為貴。射程就40公里,炮兵的152重炮使用底凹增程彈都超過了這射程……個一枚還好幾十萬!”
劉威銘也清楚部隊不要83式273遠程火箭炮的原因。
知道兩人是為了提醒自己。
整個PLA,火力不足恐懼癥,那是到劉威銘那個時代,人手甚至兩具火箭筒都無法治療的。
何況,他的目標客戶一開始就不是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