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監測系統前面的技術人員驚呼一聲,“是不是搞錯了?”
與此同時,無線電內傳來了觀測站的匯報:
“27號匯報,彈體成功分離,速度3。8馬赫……”
“唉!在米的高空,空氣阻力小了很多,速度還是上不去。”
劉威銘聽到導彈到最高點速度只有3。8馬赫,一臉失望。
周圍聽到他這話的王立新跟陳為民等,嘴角直抽搐。
聽聽!
聽聽!
這特么說的是人話?
整個導彈發射重量達到2860公斤,一直都在重力作用下向上飛,能達到3。8馬赫的速度,他還嫌棄速度太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王立新很想對劉威銘說:小劉啊,當個人吧!
防空導彈都很難達到這樣的速度。
腦海中剛浮現出這個想法,就是一愣,不由驚呼出來:“你用彈道導彈驗證防空導彈技術?”
啥?
周圍的眾人聽到這話,同樣都呆住了。
彈道導彈驗證防空導彈技術?
聽都沒聽說過啊。
“本來就為了驗證防空導彈技術。要不然300公里射程的彈道不需要飛這么高,修改一下,可以讓導彈射程更遠,或是攜帶更重的戰斗部……”
“……”
眾人徹底麻木。
別的單位搞個導彈都是小心翼翼,各種數據都不敢亂變動。
劉威銘倒好。
第一款戰術導彈啊!
謹慎點不行么?
“這是采用模塊化設計的。在設計時,就按照模塊利用銀河一號進行模擬計算……到目前為止,第一發遙測彈證實銀河一號模擬時候使用的模型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