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副總皺起眉頭看著劉威銘。
總覺得劉威銘是借著機會幫著國防科大爭取科研經費。
就防空導彈系統啊!
用得著?
“防空導彈系統跟東風-5的制導不同,東風-5只需要計算彈道就可以……防空系統的計算機不僅要處理多個目標的彈道,還得計算各個彈道跟防空導彈間的各種參數,計算攔截點……”
要不是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不夠,劉威銘也不會讓紅旗防空系統只能同時跟蹤24個目標,同時引導防空導彈攻擊8個目標。
這已經是極限了。
連F-14的機載計算機都比不上。
不是說F-14使用的機載火控雷達系統使用的中央數據處理器比銀河一號還好,而是配套的各種設備、程序等等都有關系。
“克雷公司在83年推出的CRAYX-MP雙處理機并行巨型系列機,向量峰值速度為每秒10億次以上,內存容量8兆……85年后推出的新款,我們連數據都不知道,這還是面向市場的商業化產品,軍用的……”
劉威銘嘆了口氣。
說到最后,沒有再說了。
巨型計算機,是巴統禁運清單上對中國絕對禁運的高科技裝備。
別說買到,連相關技術資料期刊都買不到。
“國防科大那邊有技術嗎?”
不用劉威銘解釋,曹副總聽到劉威銘提美國先進的巨型計算機,直接問了。
也顧不得是不是劉威銘借著機會幫國防科大要經費。
“沒有。目前慈所長團隊正在設計銀河二號,進展很慢。”
劉威銘搖頭。
按照歷史,銀河二號要等到92年才會研發出來,運算速度為峰值10億次。
那依然不符合他的需求。
各種跟不上的配套,已經開始制約619的科研進度了。
“十億次甚至百億次每秒的計算機,體型還需要小型化?還要求越快越好,不超過24個月?”
當曹副總親自到國防科大找到慈所長這位帶隊設計開發出銀河一號的計算機專家,后者一開始是欣喜的。
有項目經費啊!
銀河一號當初就2億經費,歷時五年,所有集成電路跟主板都是技術團隊手工搓出來!
隨著改革開放,一切都得為經濟基礎建設讓路,繼續改進的銀河二號就沒了足夠的經費。
可當聽到要求后,慈所長的笑容瞬間消失。
鬧呢!
喜歡軍工霸主從1985開始請大家收藏:()軍工霸主從1985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