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呢!目前不管是PL-12還是自用的紅旗防空系統,都需要進行打靶測試……長空一號無人機的性能太差,根本就沒法把導彈的性能充分展示出來。”
劉威銘開口說道。
為了讓陳為民放心,他直接帶著陳為民去了車間。
“PL-12體型增加這么多?”
到了車間后,哪怕之前就知道參數,可當他在成品車間看到架子中間那枚銀白色外表上印著“PL-12”的細長導彈,依然震驚。
又修改了?
這不是意味著射程會比劉威銘之前說的更遠?
為什么619搞這些就如此簡單呢!
“沒增加啊。220毫米的彈徑,4。325米長度,翼展0。738毫米,彈重272公斤。”
劉威銘平靜地回答。
比起他那個世界的PL-12,眼前的彈徑跟長度都增加了,甚至連彈重也從180公斤增加到了180公斤。
“這還是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經過462次風洞測試修改后的數據……實彈測試后取得了數據,還得進行修改。”
劉威銘開口說道。
空空導彈,要想速度更快、威力更大,就必須在控制系統跟氣動外型上做文章。
“目前的高機動型號的CK-1C無人靶機,無法滿足我們導彈的打靶需求。我跟南航那邊溝通過,提出了要求,他們那邊目前連新的靶機設計方案都沒出呢。”
剛剛趕到的葉永安開口說道。
CK-1C高機動型無人靶機,是從CK-1改進而來,這款無人機,最早是蘇聯的拉-17無人機靶機,即使經過多次改型修改,依然無法滿足619的新型導彈測試需求。
“所以你們準備自己搞?”
陳為民聽到這話,意外地看著劉威銘。
“也談不上自己搞吧。我們準備利用CK-1的技術為基礎,跟132廠那邊合作,用殲-7來改無人機靶機。”
啥玩意兒?
陳為民嘴角接連抽搐。
殲-7啊!
雖然說比起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這款戰機性能落后,問題是空軍都沒有裝備多少架啊。
到現在,殲-7的造價已經飆升到1400萬左右。
要是按照劉威銘的搞法,改成無人機,一架成本不得超過3000萬?
如此敗家的行為,如何能不讓陳為民痛心?
“要不,改殲-5?”
陳為民滿臉肉痛,忐忑地提醒劉威銘。
“不行。殲-5只是亞音速戰機,即使改成無人機也無法展現出來。”
“那殲-6啊!成本也會低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