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省委、中州市委沒有一字再提及田縣洪水災情,田縣縣委、縣政府沒有一個領導受到批評與處分,中州市委很快便下達了田縣縣委班子的調整任命,這是一個讓人感覺匪夷所思的任命:
免去陳忠實的田縣縣委書記職務,改任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免去已經超齡的蘇君成的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改任田縣縣委書記;
免去黃青良的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職務,改任中州市政協副主席兼任田縣政協主席;
免去已經超齡的李大奎田縣政協主席職務,任田縣人民政府顧問;
蘇辰昌任田縣縣委副書記,免去其紀委書記職務;
原田縣武裝部部長閻海慶任田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提拔王瑞林、郝成功為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提拔吳大用、閻國慶為田縣縣委委員、縣政府黨組成員;
提拔王滿倉、蘇君峰為田縣政協副主席(非駐會)。
這樣的任命,在田縣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按常理說,人家黃青良是副廳級,如今卻又要接受正處級而且是已經超齡的蘇君成的領導,這個蘇君成,在歷史上可是有污點的,這一點,連他自己也承認。
按常理,縣委書記陳忠實改任或兼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也有可能,但不應該是讓一個已經超齡的蘇君成來接替自己,他不是想不通自己為何要退?因為他對于自己的職務和處分,早已有心理準備,他只是有些不解,上級如此任命的意義,真的是嘲諷他的嗎?
會后,陳忠實接著王滿倉的手,不讓他走,到了辦公室,立即關上了門,問道:“三弟,你是個半仙,你說說,這到底是咋回事?”
王滿倉笑了,隨手拿起陳忠實桌子上的一桿毛筆,蘸了點墨水,隨手在報紙上寫下了六個大字:“救田縣、救經濟!”陳忠實久久地看著那六個字,笑了。就在這時,同樣大惑不解的鄭冠旦推門而入,看了看王滿倉面前的幾個大字,又會心地看了陳忠實一眼,笑了起來。
田縣一紙廠第一杠黃板紙下線的時候,田縣二建也在王南旺、王獻文的帶領下,進駐到了濁岐鎮賈洼村,開始了項目式的災后重建工作。鄭冠旦掛帥、李大奎這個老黃忠為先鋒的災后重建指揮部很快便發出了重整田縣山河的號召,田縣二建主持橋梁、道路、重要工商業設施的重建工程;水利部門負責水庫除險、壩體修復工程;電力部門負責重要地區、重點領域的電力修復工程;各鄉鎮組織群眾,加快住房自建,政府給予補貼;縣供銷社統籌采購、供應重建物資等等;各鄉鎮、各部門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李大奎、王南旺帶著孫俊剛、王獻文找到了賈金旺,孫俊剛首先表態,賈洼群眾搶種的青菜類作物,全部送往達摩嶺煤礦,和達摩嶺村統一結算后,全部分給群眾。如果愿意搭乘達摩嶺村的青菜班車,孫俊剛全力以赴地予以支持,還說,菜多了也不可怕,不行的話,就改為一天一趟,或者是一天兩趟都行,直到賈洼、達摩嶺兩個村種植的青菜,全部賣出為準。
賈金旺感動得幾乎要掉下淚來,當初,自己用請客送禮的方式,絕了人家達摩嶺村的后路,如今人家走出了一條新路,不僅把舊路給自己開放了,而且還把新路讓給自己讓出一大半,實在是大胸懷啊。
王南旺、王獻文更是代表田縣二建,送給了賈洼村群眾一份厚禮,重建期間,田縣二建用的臨時工,首先從賈洼村開招,只要是符合條件的青壯年男女勞力,都可以報名參加,按正式工待遇發放工資及福利待遇,如果干得好,還有獎金,特別優秀者,公司留用,經田縣勞動部門辦理手續后,錄用為公司正式工。
這一次,讓賈金旺和村里的幾個人首先哭了起來,對著李大奎他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組織人員前來報名了。田縣二建的副經理申小東忙著登記去了,寇清之也拿出了早已繪制好的工程圖,說道:“李顧問,我看也不用什么開工儀式了,咱們今天就開始吧,也正如你當年打仗一樣,把新兵直接拉到戰場上,由老兵帶新兵,直接進入戰斗,如何?”
李大奎哈哈大笑道:“你個老寇啊,和我的心情一樣,時不我待,那,咱就按你說的,走,上工了。”
熱烈的上工場面并沒有沖淡懸在蘇君成頭上的危機,本來打算退休的他又一次被推回到田縣經濟建設、政治穩定的風頭浪尖上,是上級,尤其是王滿順、武松江、李鳳岐等人對他這個“老經濟”的肯定,更是給他一個巨大的壓力,他內心掂量著,這種“還債”式的發展,帶有一定的賭博性質,贏了,皆大歡喜,輸了,一敗涂地。
小老表王滿倉卻并沒有那么悲觀,似乎已經穩操勝券了,他給蘇君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三要、三放、三調整。”
三要:不惜官員臉面,1、向上伸手要扶持政策、資金;2、不惜政府舉債,向金融部門要貸款規模;3、不惜打破行政壁壘,向省政府開炮,要回中州礦務局各煤礦的稅費收繳權,最低也得要一部分。
三放:打破部門限制,1、放開田縣化肥廠、一紙廠、煤炭運銷公司、田縣一建、縣營列堂煤礦、牛兒店煤礦等十個左右的大個頭企業,歸田縣人民政府直管,縣財政不再吃“別人咀過的饃”,壓牢稅收擔子,迫使其成為田縣財政收入的支柱;2、放開個體戶發展,允許其擴大規模;3、放開束縛農民的手腳,允許其進城打雜工、干零活,為個體戶或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勞力服務。
三調整:1、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適合發展煙、棉的鄉鎮,大力推廣、甚至是強迫性擴大煙、棉種植面積,并進一步加大經濟作物種植的面積,搞好特色農副產品經營;2、調整新縣城建設規劃,預設出一到兩條主街道為商業、飲食服務業區域,允許、鼓勵各類經濟組織進行投資、建設、經營;3、全面調整農民住宅規劃,以村組為單位,統一調整布局,三年內建設到位。
蘇君成看著這短短的兩頁紙張上的文字,笑了。一頭霧水的李大奎又看了幾遍,還是有些不解地問道:“三弟,你給哥說說,你們沒事了,搗鼓老百姓的房子干啥?真的是節約土地,還是統一形象搞表面文章啊?”
王滿倉笑了,說道:“我們全縣80萬人,約有2。5萬戶,如果每戶建新房,顯性投資加上隱性投資,每戶不會少于1萬元;這樣下來,所產生的各類生產要素交易量是多少?僅建材一項,恐怕不會少于20個億,更不要說務工及帶動的其他營業性收入了,我敢斷言,此政策一出,各類建材廠便會如雨后春筍般發芽、破土,根本不用政府投資。”
李大奎聽了,點了點頭,陳忠實也終于明白過來了,拍了一下腦殼,說道:“我明白武松江等人的良苦用心了,讓蘇君成這個經濟通掛帥、全面搞活田縣經濟;讓鄭冠旦這個拼命三郎當先鋒、具體實施;讓黃青良這個政法大神坐陣田縣、鎮服小鬼;至于我嗎,給你們解決“姓資、姓社”的問題,抓好輿論。我看,就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