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剛最終收回了自己的成見,同意袁喜哥倆在院子里給他爹辦喪事,畢竟是多年的老鄰居了,這個臉,他撕不開。王滿倉等人也不會讓他撕開,只是對袁喜兄弟說了,孫俊剛家的房門要上紅了,他哥倆沒有說什么,算是同意了。其實,這種鄉鄰間的矛盾解決,多數是相互妥協、后退一步,也便各自有了出路,沒有必要搞個你死我活,或者是讓你跪在我面前活的。
下午的時候,孫俊剛已經和渠茍信說好了,南坡那道不深的荒溝,村委會每年給他們一千斤麥子、300塊錢,讓他們自行分配,算是把地租了下來,他們種的各種樹木,一棵不毀,誰家的還是誰家的,至于哪家要往里面埋人,一個新墳頭拿出50塊錢,再進別一位老人掏30塊,直接交到村里,統一包賠。交了錢的袁喜哥倆,又到門口磕了一回頭,管事的王廷英便給幾個年輕人每人發了一盒煙,拿著家伙,打墓去了。
坐在禮桌后的宋天成、王滿囤也很快用兩張大白紙寫出了袁天剛葬禮執事人員名單,王廷英自領了大總理職務,其余一干人等,各有分工。人們驚異地發現,上面少了王滿倉的名字,這當然是宋天成的主意,并請示了王廷英同意的。宋天成的理由是,王滿倉現在已經官居七品,雖然是副縣級,那也是七品縣官,主持這種葬禮,有失身份。不過,有他在這兒坐著,那就是給老袁家壯了天大的面子。
正在家里,忙活著給袁家騰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的田桂香被二嫂陳鳳叫到了堂屋,又拉過來孫俊剛的老婆蘆明霞,說道:“東旺他娘,你先別慌著給他家騰東西用呢。我問你個事,老袁給大伙燒煙葉炕,是不是和你一班的?”
田桂香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往常南旺有空,他就去守夜了,南旺要是忙,我就請東旺他舅或者是鳳他爺來幫忙守夜的。昨天,我守了一個白天,老袁說,后半夜就壓火了,這也是最后一炕青葉子,不用咋下功夫的,就讓我回來了,我還說給他做晚飯送送過去呢,他說喜和歡都在家呢,讓我不用管了。”
“哼,那是沒有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如今出事了,我聽金蓮那賤女人的意思是,你們兩家,在炕煙葉這事上可是互助的,你沒有去,他爹死了,你家連個話也沒有,總不太合適吧?他家那人啊,都是悶頭驢,不過,啞巴蚊子可是要咬死人的,你們可得防著點。說不定,他們會訛你的。”蘆明霞憤憤地說道:“一輩子只會生閨女的絕戶頭,心里黑著呢。”
田桂香愣在那里,要說,這袁天剛的死,確實和自己有關,如果自己是個男人,兩個人在那兒守夜,即便是老袁病了,那好歹也有個救,更不要說失火了。
二嫂陳鳳惱了,沖著蘆明霞說道:“奶奶的,她們還想找事呢,我們幾家的煙葉,他都給報廢了,咋算?等他們前腳埋了人,我們后腳就找他們要煙葉去。”
蘆明霞見自己的話起了效果,急忙說道:“三嬸子、四嬸子,我這也只不過是給你們透個信,他們要是不說,咱也就算了。各自知道是啥人,就行了,我先走了,我先走了。”說著,打開了堂屋的門,走了出去。
妯娌倆剛要往外走,沒想到婆婆蘇子蓮鐵青著臉站在院子里,手里拿著根棍子,搗著地說道:“富旺他娘,你,趕快給我回西院去,不許再跑出去胡說。我要是聽說你再擱鄉親們中間倒騰閑話,我不愿你的意。別人家的媳婦我管不著,咱家的媳婦,只有我還活著一天,就不許在外邊給我倒騰閑話,回去!”蘇子蓮的眼睛瞪圓了,陳鳳支吾著,低著頭,走了。
蘇子蓮嘆了口氣,說道:“香啊,娘知道你是個實誠人,不要聽你二嫂的,他們陳家的女人,都是那個樣子。你啊,趕快把東西收拾好了,讓幾個孩子給前院送過去,我這里還有二百塊錢,你給袁喜送過去,我也聽說了,天剛和咱家是一個炕煙小組的,昨天晚上你沒有去,煙葉沆,咱家的老人、孩子都沒有過去,這是咱的虧欠,咱得先把胳膊腿給伸過去。至于那炕煙葉,你,和老二家,都不許給我再說一個字,那是天災,誰也沒有辦法。”
田桂香沒有說話,她是蘇子蓮一手養大的,她覺得娘說的,肯定不會錯,她接過了蘇子蓮手中的錢,加快了手下的速度。
王滿當并沒有前去幫忙,而是在家,得意地和表侄豐潮喝著小酒,豐潮說道:“表叔,怎么樣,我說我這個破法中吧,一支小小的火箭,便把他家的鎮宅大仙給破了,沒出半天,呵呵,呵呵。”豐潮得意地笑著,又炫耀著說道:“你猜猜,岳喜成是咋給我說的?他說,豐河這事,可大可小,只要王南旺這邊,不再一直追究,也就是個普通的打架斗毆,最多幾個月就下來了,如果再找找人,和袁喜家達成和解,拘留幾天也就出來了。”
王滿當佩服地喝了一口酒,點著頭。昨天晚上,豐潮給了他一支一拃長的小小桃林箭矢,埋到了袁歡家的后墻處,沒想到,天還沒有明,就見了奇效。根據豐潮的建議,他剛才已經扒出來,把那桃林劍放到灶火里燒掉了,他才不會讓喜歡發現什么把柄呢。
“那,你的意思是,豐子成得給王南旺、袁喜送錢了?”王滿當有些不滿地問道:“他們不是也把人家豐河給打傷了嗎?”
煙火人家2(265):你不管,我就哭給你看
令王滿當想不到的是,多年不走動的老親戚黃參周突然到了家,還備了重禮,一箱姚花春酒,五斤牛肉,還有兩條芒果煙,兩箱水果罐頭。這個黃參周,是黃參堯、黃參舜的親弟弟,是王廷耀、王廷玉親姐家的兒子,喊蘇子蓮為二妗子的,當初分親戚時,分給了長門王廷耀家。解放后,王家老姑娘和老姑父相繼去世,就由老大黃參堯繼了這門親戚,老大黃參堯死后,老二黃參舜繼了,也來過二年,文革開始后,老二黃參舜也死了,老三黃參周就把這門親戚給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