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嘴角抽了抽,唯恐嬌嬌跟著學壞,連忙繞過她們母子,快步向家走去。
“哎!兵兵好可憐。”
嬌嬌跟個小人精似的,幽幽的嘆了口氣。
林昭唯恐嬌嬌有樣學樣,變成和兵兵一樣的熊孩子。
順著她的話問道:“怎么可憐了?”
“幼兒園的小朋友說,兵兵其實沒有爸爸,他就是個野孩子。”
嬌嬌的回答,讓林昭眉頭緊皺。
小孩子能懂什么?
幼兒園的小朋友既然這么說,肯定是他們的父母亂嚼舌根子了。
他雖然不喜歡孫麗萍,但對這種喜歡在背后議人是非的長舌婦更加深惡痛絕。
“嬌嬌,人性是很復雜的東西,你要學會不信謠不傳謠,要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時,千萬不要隨便發(fā)表意見,更加不能人云亦云。”
林昭語氣嚴肅的道:“正所謂三人成虎,眾口爍金,謠言,有時候也是殺人的。”
他覺得很有必要給嬌嬌樹立正確的三觀。
他可不希望自家的小棉襖被這種不良風氣給帶壞,小小年紀就喜歡在背后嚼人舌根。
“爸爸,什么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啊?”
嬌嬌似懂非懂的問道。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是兩個不同的成語,其意思卻差不多,都是指謠言的危害性,”
林昭趁機寓教于樂,給嬌嬌講述起這兩個成語的典故:“三人成虎出自于《戰(zhàn)國策》和《韓非子》,在戰(zhàn)國時期,魏國大臣龐蔥陪同太子前往趙國做人質(zhì)……
等到家時,林昭才把三人成虎的典故說完。
“那眾口鑠金呢?”
嬌嬌卻意猶未盡,纏著林昭繼續(xù)追問。
“眾口鑠金也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下》,指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足能融化金屬的,用來比喻輿論的力量很強大,足以混淆是非和真?zhèn)危ǔ头e毀銷骨連用。”
“積毀銷骨又是什么意思?也是成語嗎?”
“是的,積毀銷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張儀列傳》中,用來形容眾多的毀謗和讒言能夠?qū)е乱粋€人徹底毀滅……”
父女倆一問一答,氣氛其樂融融。
林昭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不知道是不是嬌嬌一直把寵物口糧當做零食吃的緣故。
她的智商明顯要遠超同齡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