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在廠區(qū)報廢品倉庫游走著,推過來一板舊電腦主機箱。
這些機箱有的外殼磨損得厲害,有的連側板都歪了。
老張,報廢品倉庫的老保管員,扯著嗓子指揮著叉車:“就卸這兒!靠墻根兒!”
我放下手里的登記簿,快步走過去。
“張師傅,這批報廢設備,清點完了?”我指著主機堆,“數(shù)據(jù)徹底清除的記錄呢?還有,物理銷毀的安排定了哪天?”
老張不耐煩地擺擺手:“孫琳啊,別那么較真。都是些老掉牙的玩意兒,主板都快銹穿了,里頭硬盤指不定早壞了。”
“按流程,報廢單都簽了,直接拉去廢品站處理掉完事兒。省心省力,還能給廠里回點本兒。”
“不行。”我聲音不容置疑。
“張師傅,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報廢設備,尤其存儲過信息的設備,必須確保數(shù)據(jù)不可恢復。”
“簽字走流程只是第一步,物理銷毀是硬指標。廢品站的人可不管什么數(shù)據(jù)安全,他們轉手一賣,風險就出去了!”
“哎呀!”老張皺起眉頭。
“你個小姑娘家,管行政支援的時候也沒見這么…這么死板啊?現(xiàn)在調技術支援才多久,倒學會拿雞毛當令箭了?”
“你看看這些,”他用力踢了腳旁邊一個機箱,“都這德行了,還能讀出啥?費那勁干嘛!”
“拉去廢品站,幾錘子砸扁,不一樣算銷毀?何必非得搞什么專業(yè)設備粉碎,多花一筆錢不說,還耽誤功夫!”
“去年處理那批舊服務器,不也這么辦的?啥事沒有!”
“去年是去年!”我直視著他,“張師傅,您是老同志,比我更清楚廠里是什么性質的單位。”
“我們處理的,哪怕是最基礎的辦公文件、會議紀要、項目協(xié)調單,都可能涉及流程、人員、時間節(jié)點。”
“落到有心人手里,拼湊起來就是有價值的情報!‘都這樣了’、‘讀不出來’——這能當保險嗎?”
“泄密事件,九成九出在‘應該沒問題’、‘圖省事’上!規(guī)定要求物理銷毀到無法復原的程度,那就必須做到!少一步都不行!”
我指了指墻上掛著的保密守則,“出了事,誰擔得起?您?還是我?”
老張被我堵得臉有點紅,“行行行,我說不過你!就你懂規(guī)矩!我是后勤,管倉庫收發(fā),按章辦事我沒錯!”
“報廢流程走完了,我的任務就結束了!銷毀設備該你們技術支援中心協(xié)調安排!”
“你跟我說沒用,有本事找陳主任批條子,找人來弄!別耽誤我清庫房!月底盤點,我這堆東西還沒整利索呢!”
“流程我會走。設備先封存在倉庫隔離區(qū),鑰匙您保管好,在我拿到銷毀批文和安排好人手之前,任何人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