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他的詩賦總是做得不好。
如今要他寫這等瑰麗文章,實在艱難。
眾人都說小三科中府試最難,可于陳硯而言,院試比府試更難。
與府試瘋狂將人刷下不同,院試刷下去的人極少。
譬如此前,整個鎮(zhèn)江省不到三千名生員赴鄉(xiāng)試。
這也就意味著,院試也會刷下一些人。
若府試第二的陳硯在院試被刷下去,那陳硯丟的不僅是自己的臉面,更是丟東陽府的臉面,丟王知府的臉面。
周既白拍拍他的肩膀,頗為同情道:“盡力而為便是。”
陳硯撥開他的手,反唇相譏:“你還是先顧好自己吧。”
周既白道:“我的文章雖沒你立意深,比你的終究是華麗些,我只需做好自己的文章,應(yīng)該不至于被黜落。”
陳硯:“……”
這股憋屈感真讓人不喜。
楊夫子道:“既白的文風是有些偏大宗師的文風,這個月多練練。阿硯就莫要變了,按著自己質(zhì)樸的文風來,再好好精進一番。雖文風不同,大宗師乃是大文豪,文章的好壞還是能分辨的。”
陳硯也覺得這等安排更好。
他之前做出多番努力才能讓詩賦能看,一個月內(nèi)想要將文風徹底改變實在有些艱難。
只要自己的長處足夠長,也就能掩蓋短處。
不過想要得到文風截然相反的考官贊賞,他的文章必要好到一定程度。
陳硯越發(fā)緊迫,雞鳴而起,背誦數(shù)篇大家文章,再做一篇,吃過早飯,又背幾篇后,細細琢磨一番,寫下一篇文章。午飯后小憩一刻鐘,繼續(xù)背誦文章再寫一篇,到了夜間,就是楊夫子點撥他文章中的不足,加以改進。
每每都要改到深夜才睡。
如此堅持一個月,他倒是越發(fā)沉迷其中,倒是楊夫子的腦門越發(fā)大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要吃楊夫子所做飯菜。
其實楊夫子并不會做飯,不過是將買的菜就著米一同下鍋煮,往往飯還是夾生的,菜卻煮爛了,實在是糟蹋糧食。
此時天已經(jīng)漸漸熱了,楊夫子就會去農(nóng)家買一些瓜果回來,用冰涼的井水鎮(zhèn)一鎮(zhèn),切了給陳硯兩人解暑。
……
提學官掌管一省學政,需巡遍省內(nèi)各個府州,考核生員,自是被各大家族盯著。
何若水一到東陽,就有不少人家遞帖子,他都一概拒了。
此時遞帖子,無非就是為了院試。他是學政,理應(yīng)提高一省文化教育,而非為某些人大開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