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對他這個便宜孫子沒什么感情,還能不心疼她自己兒子嗎?
果然,盧氏想到自己三兒子后沉默了。
想到大兒子肚子上的肉,再想想三兒子凹陷下去的臉頰,盧氏拎起菜刀去了院子,很快就響起雞的慘叫聲。
陳硯并未跟上去,而是從灶膛里找了幾根燒了一半的棍子回了房間。
三房住在一間土胚房里,房間除了一張床外,還有兩個到成人胸口高的大瓦罐,瓦罐對面的墻上放著一張木桌,上面堆著柳氏梳頭用的篦子和一些雜物。
陳硯將桌子收拾出來,又將桌子上上下下都擦干凈后,將紙平鋪在桌子上,搬了個凳子過來坐好。
以陳家現(xiàn)在的形勢,他想要獲得讀書的資格,一時是辦不到了。
想要分家,也得再讓大房折騰一陣,把他爹娘和奶奶都給折騰急了,他再順?biāo)浦厶岢龇旨也判小?/p>
不過這也不意味著他就要白白等著。
(請)
順桿爬
讀書資格暫時拿不到,可以先賺錢。
在大梁朝,想要供一個讀書人需要耗費(fèi)大量的銀錢。
光是束脩,就從一兩到六兩不等,再加上筆、墨、紙張和書本等,一年最少也得花個三四兩銀子。
就這還不算趕考的花銷。
光是參加縣試,就需要一個廩生作保,需交二兩銀子的保費(fèi),除此外還有住宿吃飯。
每每到了科考之時,客棧的房錢就會“蹭蹭”往上漲。
一場縣試下來,花個三四兩銀子實(shí)屬節(jié)省。
若是再去更遠(yuǎn)的府城參加府試,花銷則是更大。
莊戶人家刨除基本花銷,一大家子從年頭忙到年尾,還要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年成才能攢個二三兩銀子,由此可見讀書花銷多大。
要是在分家前盡量多地賺錢,才能讓自己以后能安心讀書。
以前看穿越小說,主角一穿越就做玻璃、肥皂等東西賺錢,這些對于他來說是不可能的。
老陳家沒分家,他大張旗鼓做生意,這些錢全要上交給大房,不然一個自私自利,不顧家族長輩的名頭就要扣到他頭上,也就絕了他的科考路。
更何況他現(xiàn)在毫無自保能力,這種賺錢的生意他根本保不住。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