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修為淺薄,對陣法之道更是一竅不通,因此,他暫時無法對長生樹幼苗進(jìn)行保護(hù),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法子,時刻盯著。
在長生樹附近,丁安選了一處雅致所在,搭建了一間石屋。平日里,丁安在石屋內(nèi)修煉功法;必要時,只需邁出數(shù)步,便能觀察長生樹的長勢。
萬年后,石屋被人族尊稱為祖屋,每日都有無數(shù)修士從天南地北趕來參拜。
而此時,石屋平平凡凡,甚至有些簡陋,壘墻的石塊都顯得凹凸不平。
山中不知歲月。
等到長生樹幼苗長成七尺小樹的時候,丁安的修為已經(jīng)邁過了煉氣中期瓶頸,來到了煉氣六層。
山腰處多了不少建筑,尤其是建在崖邊的一座六角亭,顯得格外險峻。
丁安以一人之力,硬是將此地打造成了一處世外桃源。
立于亭內(nèi),遠(yuǎn)處一片白霧茫茫,不知邊跡。
“四年了。”丁安自言自語道:“這座孤山的奧秘還是弄不清楚啊?!?/p>
原來,丁安很早便發(fā)現(xiàn)了此山的不對勁,其種種異樣,與黑石山脈完全不像。仿佛是一座從外界而來的孤山,被人硬生生打入了黑石山脈之內(nèi)。
孤山的主體山石是修煉界中常見的低階煉器材料青晶石,看似不值一提,但是如此龐大的一座山,全部都是提純過的青晶石,便顯得不一般了。丁安懷疑,這座山根本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由某位大能修士煉制而成!可是,該多高深的修為,才能做到這一步呢?丁安不敢想。
山中土壤亦很獨特,丁安懷疑是某種精心調(diào)配的靈土。若非如此,長生樹種能不能發(fā)芽還是未知數(shù)。
由山頂蜿蜒而下的溪流亦非尋常,此水終年不息,卻沒有在山腳形成水潭,不知去向!
丁安曾經(jīng)走到山腳,當(dāng)他想要向外踏出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團(tuán)無形的阻礙,任憑他使出渾身解數(shù),都無可奈何。丁安十分困惑,魔宗那名弟子究竟是如何離開此地的?
總是,孤山之中并沒有價值極高的修煉資材,卻處處透露著詭異,讓丁安惴惴不安。
丁安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座孤山,對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挑選了一些稍有價值的靈藥,種植在長生樹附近,經(jīng)過四年的生長,已經(jīng)收割了不少,若是拿到坊市販賣,倒也值個千余靈石。
前世,因為需要照顧長生樹的緣故,吞日老魔給丁安尋到了不少木系秘術(shù),如增靈術(shù)、繁花術(shù)等,其中最難的是一門以木孕丹法和一套三品靈植夫的傳承。
修仙界中,按照修士境界,將修仙百藝分為一至九品,一品最低,九品最高。三品靈植夫能夠培育出金丹修士需要的各種靈藥,在宗門的地位不低??梢哉f,就憑這套三品靈植夫傳承,丁安就能混得風(fēng)生水起。可惜,丁安志不在此,他重活一次,唯一的目標(biāo)就是長生。
如今,受限于修為,丁安勉強(qiáng)算個一品靈植夫,處理起煉氣期靈藥來,可謂是手到擒來??上н@些靈藥暫時不能使用,只能妥善保存起來。
鑒于長生樹還是個樹苗,丁安并沒有對其施展木丹法,再等數(shù)年后便能實施,彼時,他的修煉速度將迎來一步高速提升。
山風(fēng)吹過六角亭,吹過丁安的衣角。
丁安不再糾結(jié)于孤山的秘密,既來之,則安之,他離開六角亭,返回石屋,繼續(xù)苦修。
又三年,丁安正在運轉(zhuǎn)《九陰長生經(jīng)》,忽然感受到了長生樹的召喚!
丁安大喜,莫非長生樹的第一次反哺就要來了?
經(jīng)過三年苦修,丁安的修為僅僅提升了一層,正處于煉氣七層。
來到了長生樹旁,丁安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想。畢竟,如此反哺,他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兩次。
只見長生樹無風(fēng)而動,碧綠色樹葉“嘩嘩”作響,褐色樹枝不斷舞動著,似乎正痛快地伸著懶腰,就連主干都忍不住搖晃,好像在向丁安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