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U212
NFS潛艇的興奮感如同高純度腎上腺素般在血管中猛烈奔涌,帶來短暫卻強烈的眩暈和灼熱。
指揮控制室內,尚未干涸的血跡在昏暗的紅色燈光下呈現出暗沉的色澤,空氣中混雜著血腥、臭氧、汗水和金屬的冰冷氣味。
隊員們彼此對視,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那劫后余生、以弱勝強后難以抑制的激動火花。
烏魯魯甚至忍不住用拳頭輕輕捶了一下身旁堅固的艙壁,發出沉悶的咚聲,仿佛在確認這頭鋼鐵巨獸真的已臣服于己手。
但這股興奮的浪潮很快就被舷窗外那深邃、漆黑、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的巨大壓力所逼退。
他們并非身處安全港,而是漂浮在危機四伏的戰區深海,更具體地說,正位于GTI自己精心布設的、智能水雷陣的危險邊緣。
“全體保持靜默航行狀態。聲吶全功率開啟,優先被動模式,最大限度收集環境噪音。蜂醫,立刻將‘安菲特里忒’提供的最高機密雷區坐標數據,與我們聲吶實時掃描數據進行疊加比對和校準,誤差必須控制在50米內!”
露娜的聲音在恢復了基本秩序卻依舊彌漫著死亡氣息的指揮控制室里響起,清晰、冷靜,如同冰錐刺破短暫的狂熱。
她站在主控制臺前,目光如炬,快速掃過一個個開始重新閃爍起正常綠光的子系統狀態燈。
蜂醫立刻撲到他的戰位,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跳動。
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顯示潛艇自身狀態和一片“干凈”水域的聲吶成像區域,瞬間被疊加上了一層密密麻麻、令人頭皮發麻的紅色標記點——
那是“安菲特里忒”情報中的水雷預設坐標。
與此同時,被動聲吶接收到的實時海底回波信號經過計算機增強處理后,也逐漸顯現出無數細微的、不屬于自然地貌的凸起物信號。
兩者在不斷校準中逐漸重合,勾勒出一幅令人窒息的海底雷場分布圖。
它們像是一片死亡珊瑚礁,又像是無數潛伏在黑暗中的毒蜘蛛,靜靜地等待著不知情的觸碰。
“比對完成……匹配度高達92%……”
蜂醫的聲音有些干澀,“我們……我們就在雷場的東部邊緣。剛才的爆炸……沖擊波可能觸發了一些水雷的感應器,但也可能……反而幫我們‘清理’或者說‘標記’出了一小片因爆炸而暫時安全的區域……”
他的語氣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片已知的死亡之地,任何推測都顯得蒼白。
深藍緊握著仿生學舵輪,手心因為緊張而滲出汗水。
他緊盯著高精度導航圖與聲吶圖像的融合顯示,那上面,代表“三叉戟”號的綠色光點,幾乎是被無數紅色致命光點半包圍著。他小心翼翼地、極其緩慢地推動操控桿,控制著潛艇以僅能維持舵效的極低速度,如同盲人踮著腳尖在布滿絆雷的黑暗房間中行走,一點點地、謹慎萬分地向外海方向“蹭”去。每一次微小的轉向調整,都伴隨著夜鶯屏息凝神的報告:
“左舷15度,距離200米,有密集信號……”
“艏向微調右5度……好,避開那個單體……”
“深度保持穩定,下方350米處有可疑集群……”
被動聲吶的耳機里,除了潛艇自身螺旋槳低速旋轉時幾乎不可聞的嗡嗡聲和流體劃過艇身的噪音,偶爾會捕捉到遠處深海傳來的一些詭異聲響——
或許是洋流推動水雷錨鏈產生的輕微刮擦,或許是某些金屬部件在水壓下的自然應力呻吟,每一聲都讓人的心臟為之緊縮。
這段逃離雷區的航程,仿佛是在刀尖上跳著一支無聲而優雅的死亡芭蕾,其間的心理壓力,遠超之前任何一場短兵相接的激烈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