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造型科幻,通體閃爍著幽藍色的能量流光,與周圍古典的建筑風格形成強烈對比。
在這些主塔之間,散布著更多較小型的次供能塔,共同構成一個復雜的能量網絡。
這些高塔持續(xù)不斷地輸出著龐大的能量,在城市上空形成一個半透明的、幾乎肉眼難以察覺、但偶爾會因能量波動而泛起微弱漣漪的泡防御系統(tǒng)。
這層能量護盾是雅典作為戰(zhàn)區(qū)司令部和重要后勤樞紐的象征,它能有效偏轉、攔截和削弱中小型導彈、無人機和炮彈的襲擊,為城區(qū)提供了寶貴的安全感。
但也正因這層能量的存在,透過車窗看到的陽光和天空,都帶上了一絲微妙的光暈和扭曲感,仿佛隔著一層流動的水晶。
然而,當車隊行駛路線靠近城市外圍或穿過某些特定區(qū)域時,景象驟然一變。
這里不再是“內松”,而是極致的“外緊”。
嚴密的GtI防空系統(tǒng)構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鋼鐵叢林。
紅旗-9b遠程防空導彈發(fā)射車龐大的身軀隱藏在精心布置的偽裝網和臨時構筑的掩體下,其相控陣雷達天線如同警惕的眼睛,在不規(guī)則地緩緩轉動,掃描著遠方的空域。
09式雙35mm自行高炮蹲守在十字路口或廣場的預設陣地,其雙聯(lián)裝炮管銳利地斜指天空,火控雷達隨時待命,準備撕碎任何突破外層防御的低空目標。
更遠處,依托山體或大型公園構建的堅固陣地上,還能看到S-400“凱旋”防空系統(tǒng)巨大的發(fā)射筒在清晨的陽光下反射著冰冷的金屬光澤,其超遠射程覆蓋了整個愛琴海北部空域,是抵御戰(zhàn)略轟炸和遠程打擊的王牌。
除此之外,各種軍事檢查哨卡、密集的通訊天線陣列、臨時搭建的后勤營地、以及頻繁駛過的軍車隊伍遍布其間。
戰(zhàn)爭的氣息在這里變得無比濃烈,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這座擁有輝煌歷史的古老城市,如今依然是巴爾干戰(zhàn)火最前沿的指揮心臟和物資泵站。
這種“內緊外松”、尖端科技與殘酷戰(zhàn)爭痕跡緊密交織的奇異景象,讓車內的特戰(zhàn)干員們既感到一種受到保護的安心,又本能地心生警惕,仿佛肌肉記憶再次被喚醒。
深藍和夜鶯幾乎把臉貼在車窗上,年輕的眼睛里充滿了驚嘆和好奇。
烏魯魯抱著胳膊,哼了一聲:
“搞這么多花樣,還不如多派點人上前線把哈夫克那幫雜碎推下海。”
蜂醫(yī)則若有所思,似乎在分析那泡防御系統(tǒng)的能量效率和可能存在的弱點。
露娜只是靜靜地看著,目光掃過那些冰冷的武器和忙碌的干員,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終于,車隊駛抵了目的地——
斯塔夫羅斯·尼亞爾霍斯文化中心(SNFcc)。
這座由Renzo
piano設計的現(xiàn)代建筑群,原本是藝術與文化的圣殿,此刻卻彌漫著截然不同的嚴肅氣息。
這里的安保級別驟然提升到了極限。
距離會場還有數(shù)公里遠,就已經出現(xiàn)了第一道武裝檢查站。
Zbd25
30噸級履帶式步兵戰(zhàn)車橫亙在路中央,荷槍實彈、眼神銳利如鷹、穿著全套黑色特戰(zhàn)作戰(zhàn)服和m-5
Re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