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內一片死寂,只剩下警報聲和人們粗重的喘息聲。
犧牲的陰影沉重地壓在每個人心頭。
就在這時,艦長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如釋重負:
“警報解除。接收到‘門戶’空間站護航編隊的識別信號。他們來接應我們了。”
只見從更高軌道的方向,三艘同型號的CV-II003輕型護航艇正高速駛來,它們組成標準的護衛隊形,如同忠誠的騎士前來迎接他們的君王。
為首的護航艇主動靠近了僅存的CV-II003型-輕型護航艇,兩艘經歷了生死考驗的艦艇無聲地并排飛行了片刻,仿佛在默哀,又像是在傳遞著無言的敬意與支持。
在接應編隊的護衛下,“開拓者號”繼續向著更高、更遠的軌道攀升。
巴希爾為了緩解沉重的氣氛,也為了履行職責,開始為哈夫克介紹即將抵達的“門戶”。
“董事長,請看外部監測畫面。”
巴希爾操作著控制面板,將外部高清攝像機捕捉到的圖像投射到主觀察屏上。
“門戶”巨型軍事空間站的輪廓逐漸清晰。
龐大的斯坦福環型主體結構首先映入眼簾,如同一個巨大的、緩緩旋轉的金屬圓環,在陽光照射下反射著冷硬的金屬光澤。
“最外層是微隕石防護甲,”巴希爾指著圖像解釋,“采用多層復合裝甲加自適應緩沖材料,能有效抵御絕大多數微小隕石和太空垃圾的撞擊。”
隨著鏡頭拉近,可以看到環狀結構外壁上錯綜復雜的管道、支架和傳感器陣列。
“內部是厚厚的輻射屏蔽層,主要是聚乙烯復合材料摻入氫化鋰,保護站內人員免受宇宙射線和太陽風的傷害。”
鏡頭最終聚焦在空間站巨大無比的環形主框架上。
“主體承力結構采用高強度鈦合金與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編織而成,強度極高,足以承受旋轉產生的巨大離心力,為內部提供類似地球重力的模擬環境。”
“開拓者號”在“門戶”引導系統的精確指引下,開始執行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對接程序。
調整相對速度、同步自轉、精確姿態匹配……
每一個步驟都要求毫米級的精度和絕對的穩定。
星艦微微震動,引擎發出細微的脈沖式噴射,如同一位謹慎的舞者,緩緩靠近那巨大的旋轉圓環。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十幾分鐘,“哐當”一聲沉悶的巨響通過結構傳遍全艦,伴隨著一陣輕微的震動——
對接成功了。
磁性密封鎖牢牢地將“開拓者號”與“門戶”空間站的一個對接口連接在一起。
氣壓平衡、環境檢測、艙門解鎖……
又是一系列繁瑣卻必要的安全檢查后,“開拓者號”的艙門終于緩緩開啟。
映入哈夫克和巴希爾眼簾的,是“門戶”空間站內部充滿未來感的景象。
他們身處一條寬闊的通道,通道壁是柔和的乳白色發光材料,提供均勻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