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德斯推進到前場,看到快攻機會并不明顯,便穩下節奏,將球交給了從側翼借助亞當斯掩護繞出來的小蒂姆哈達威。
哈達威接球時,防守他的肖恩利文斯頓因為繞過掩護慢了一瞬,給了他一絲投籃空間。
哈達威是一名以得分爆發力著稱的球員,他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在中距離急停跳投。
他的起跳很充分,姿勢也很標準。
然而,籃球離開他手之后,弧線似乎有些平,直接砸在了籃筐的前沿,彈了出來。
籃下,安東尼戴維斯和史蒂文亞當斯早已糾纏在一起。
在樂福投失三分后,戴維斯就預感到可能會有長籃板,他第一時間沖向籃下。
當哈達威的投籃偏出時,戴維斯利用其出色的連續起跳能力和長臂,在亞當斯頭頂上方輕輕一點,將這個防守籃板撥向自己,然后穩穩拿下。
亞當斯在對抗中失去了更好的籃板位置,只能看著戴維斯控制住球權。
戴維斯護住球,冷靜地交給上來接應的保羅,勇士隊重新組織進攻,比賽再次轉入陣地戰。
這四個回合,如同一個微縮的戰場,清晰展現了雙方的核心戰術、球星能力以及內線爭奪的激烈,每一次得分、每一次打鐵、每一個籃板,都牽動著場上十個人和全場觀眾的心弦。
克里斯保羅在后場接過了安東尼戴維斯的底線傳球,他那雙洞察一切的眼睛迅速掃過全場,如同一位將軍在審視戰場。
他沒有急于推進,而是用右手穩穩地控制著籃球,等待隊友落位。
甲骨文球館的喧囂似乎在他身邊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展開的進攻上。
戴維斯迅速跑向前場,在與保羅眼神交匯的瞬間,一個無聲的指令已經達成。
保羅運球至弧頂三分線外兩步,戴維斯立刻從左側低位上提,他高大的身軀像一堵移動的墻壁,嚴嚴實實地擋住了緊緊跟隨保羅的防守者。
這是一個標準且高效的擋拆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利用戴維斯高質量的掩護,保羅瞬間擺脫了防守,他向右側運球一步,面前出現了一片短暫的空檔。
雷霆隊的中鋒史蒂文亞當斯不得不被迫換防,他龐大的身軀迅速外擴,高舉雙臂試圖干擾保羅的投籃視野。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亞當斯收縮,保羅可以輕松地將球回給順下的戴維斯;如果他貼得太近,保羅又能利用速度突破。
就在這電光火石的決策瞬間,保羅做出了最致命的選擇。
他沒有繼續深入,也沒有急于傳球,而是在運球過程中一個小小的節奏變化,看似要加速突破,卻猛然急停,雙腳穩穩地踩在罰球線延長線附近的位置上。
亞當斯被這個逼真的突破假動作晃得重心微微后移,就這不到半秒的遲疑,對于克里斯保羅這樣的中距離大師來說已經足夠。
他拔地而起,身體在空中保持完美的平衡,手肘、手腕和手指構成一道流暢的發力線。
籃球從他指尖柔和地撥出,帶著精準的后旋,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亞當斯奮力前撲,他的指尖幾乎要觸碰到籃球的底部,但終究還是差了毫厘。
球在空中飛行,仿佛經過了精確計算,最終空心入網,發出那聲清脆而令人安心的“唰”!
進球后,保羅面無表情,迅速后退,仿佛這只是例行公事,而戴維斯則在回防途中與他輕輕擊掌,這次成功的配合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