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趙云下山
趙云已經(jīng)回到自己座位上,掌柜豎起大拇指贊道:“壯士俠義心腸,這桌酒菜小店請(qǐng)了。”
這時(shí),樓梯口傳來腳步聲,只見剛才的一家子人上來了。
他們看到了趙云,連忙道:“恩公在那里!”
一家子連忙上前,跪倒一地,老人含淚道:“感謝恩公的救命之恩!”
趙云連忙扶起眾人笑道:“舉手之勞罷了,各位不必多禮!”
旁邊田豫笑道:“聽老丈的口音,好像也是幽州那邊人吧!”
老人點(diǎn)點(diǎn)頭,“我們是從涿郡過來的。”
田豫呵呵笑道:“那就是同鄉(xiāng)了,我也是涿郡人,救你們的壯士是常山國人。”
老者驚喜道:“那真是巧了!”
田豫請(qǐng)他們坐下,又讓伙計(jì)給兩個(gè)孩子各拿一塊糕餅。
“老丈怎么會(huì)來南方?”
老者嘆口氣道:“袁紹和公孫瓚大戰(zhàn),互相抄掠百姓,不知多少人南逃,我們家境本來比較殷實(shí),沒辦法也跟著南逃了,一路逃到徐州。
不料徐州也發(fā)生了戰(zhàn)爭(zhēng),讓百姓不得安生,正好曹操?zèng)Q定把徐州難民百姓遷往廬江郡,我們就想南方可能會(huì)好一點(diǎn),也跟著來了,被安置在舒縣。”
原來如此,趙云不解道:“既然被安置在舒縣,怎么又來皖縣了?”
老者欠身道:“恩公有所不知,甘將軍免口賦,田稅也低,我們當(dāng)然拼了命也要來。”
趙云還是十分不解,笑道:“口賦每年二十五錢吧!兩個(gè)孩子每年也就五十錢,值得從舒縣跑來皖縣嗎?”
老者連忙解釋道:“回稟恩公,我們不是為了這五十錢,而是沖著甘將軍的仁義而來,區(qū)區(qū)五十錢,但它顯示的卻是一個(gè)君主的仁義,鳥尚知擇良木而棲,何況是人呢!”
老者的話如醍醐灌頂一般讓趙云醒悟了,公道自在人心,讓百姓心甘情愿跟隨才是真正的王道。
鳥擇良木而棲,連普通百姓都知道,自己居然還拿不定主意。
。。。。。。。。。
甘寧正乘坐快船向廬江郡趕來,他收到了徐庶的飛鴿傳信,簡直讓他欣喜若狂,趙云居然就在廬江郡,還有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