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種牽連家人的嚴懲和獎賞機制,使得每一個吐蕃軍都拼死作戰,決不投降,成為唐朝中期最強大的外敵。
戰爭終于結束了,這場戰爭主要是段秀實的軍隊陣亡一百七十余人,傷一百四十余人,而李鄴的則傷亡二十余人,一千三百吐蕃軍全軍覆滅,無一人生還。
至此,部署在若羌四鎮和且末城的兩千兩百名吐蕃軍士兵全軍覆滅。
但戰爭并沒有結束,李鄴命令軍隊在且末城休息三天后,命段秀實的副將梁華率一千軍隊鎮守且末城,處理善后事宜,李鄴則率領大軍啟程,浩浩蕩蕩殺向尕斯草原
數天后,大軍抵達了典合城,尉遲光帶著幾名當地牧人來見李鄴。
“啟稟都督,這幾名牧民不久前剛從尕斯草原回來,知道那邊的情況!”
李鄴望著幾名牧民淳樸的臉龐,心中有點懷疑,這不會是吐蕃人計謀吧!
他不露聲色問道:“你們怎么會去尕斯草原?”
蘇靈在一片做翻譯,一名年長的牧民道:“尕斯草原那邊的牧民想要公羊,吐蕃人挑了幾十頭強壯的公羊,讓我們送過去。”
這個理由似乎還不錯,李鄴點點頭,又問尉遲光,“戰爭結束后,有牧民南下去尕斯草原嗎?”
尉遲光搖搖頭,卑職派一百軍隊在弩支城駐扎,那里就是監視瓦石峽的軍城,他們封鎖了南下的道路,沒有人南下,只有他們幾人從南面歸來?!?/p>
“戰爭結束幾天后,他們回來的?”李鄴追問道。
“回稟都督,
野心之梟
尕斯草原位于阿爾金山南部,距離若羌有七百余里,就算騎馬疾奔也要四天時間,何況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根本就無法疾奔,只能走走停停,盡量多休息,李鄴帶著九千北庭騎兵一路艱難行軍,駱駝隊在后面遠遠跟隨。
最終還是有近三千人,包括一千重甲步兵,都無法承受阿爾金山的高海拔,只得中途返回。
李鄴率領剩下的六千騎兵和數千駱駝隊繼續南下,他們走了整整十三天,所攜帶干糧和馬料即將耗盡之時,才終于抵達尕斯草原。
走了這么艱難的一段路,李鄴才終于明白為什么吐蕃為什么在前期遲遲沒有奪取安西,非要到安史之亂爆發后,安西唐軍撤回中原,吐蕃才有機會。
說到底還是一個糧食補給問題,這條補給線太遙遠,太容易被切斷,而若羌和且末的環境擺在那里,最多養一兩千軍隊。
只要安西四鎮的堅城內有唐軍駐守,人數不多的吐蕃軍就沒辦法攻打城池。
所以安史之亂過去了四十多年,數千安西軍依舊守住了安西四鎮,直到這些安西軍都逐一老邁死去,安西軍最后消亡,吐蕃軍才完全占領了安西,當然,也和吐蕃內部爆發內訌有很大關系,內訌導致吐蕃實力大損,無力向安西派更多的軍隊。
遠處看見無數的帳篷,不斷有號角聲吹響,對方已經發現他們了,緊接著一支兩千人的吐蕃軍迅速集結,向這邊奔跑而來。
李鄴立刻對大將王唯良道:“王將軍,你率一千騎兵繞過吐蕃軍,攔截住牧人和羊群,他們若不停止,格殺勿論!”
李鄴意識到吐蕃軍是要掩護后面的牧人和羊群撤退,自己軍隊糧食已耗盡,怎么能讓羊群撤走?生死存亡之時,就不能半點婦人之仁。
王唯良抱拳道:“末將遵令!”
他一揮手,“跟我來!”
王唯良率領本部一千騎兵迂回繞過了吐蕃軍隊,向后方殺去。
李鄴舉槊大喊道:“大唐兒郎們,今天是我們報國立功的日子,大家跟隨我,殺絕敵軍!”
“殺絕敵軍!”
五千北庭騎兵一聲吶喊,跟隨李鄴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