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明笑了笑道:“我告訴你的只是一個決定,從決定到落實至少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太子病重提出辭呈,政事堂商議,報天子批準等等,該有的流程都會有,但所有這一切都是源于昨天晚上的決定。”
劉晏沉思片刻道:“這會不會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用這個辦法廢了太子?”
獨孤明豎起大拇指,“事實上就是這么回事,方案是張皇后提出的,但一定是李輔國的意思,利用這次機會讓太子自己提出辭呈,承諾以后重立太子,但以后就不會再有他的機會了。”
“但問題是永王是皇太弟了,那太上皇的利益呢?不是傳聞太上皇一直想奪回皇位嗎?”李岱不解問道。
獨孤明沉思片刻道:“我估計太上皇那邊出了什么事?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崔圓不會無緣無故被派來長安。”
“獨孤兄在成都沒有眼線?”
獨孤明搖搖頭,“眼線當然有,但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得到成都的任何消息。”
劉晏提起酒壺給三人斟滿酒,三人喝了一杯,又夾了幾筷菜,劉晏放下筷子道:“這次我來長安,其實還有一件重要之事,就是關于回紇。”
獨孤明和李岱對望一眼,異口同聲問道:“回紇怎么了?”
“我出發之時,岐王殿下已經率大軍北征朔方了,朔方的吐蕃軍只有兩萬人,很容易剿滅,關鍵是回紇,殿下不允許回紇軍來大唐,如果回紇軍要硬闖,那雙方就會爆發戰爭。”
三人都沉默了,李岱嘆口氣道:“其實這件事朝野已經達成共識,犧牲洛陽百姓換取回紇支持大唐,如果我們不讓步,回紇就會接受史思明的邀請,共擊長安,現實很殘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沒有選擇,只能兩害相較取其輕。”
獨孤明也半晌道:“這件事是我的責任,我不該把朝廷和回紇達成秘密協議的事情告訴他。”
劉晏也無可奈何道:“事實上,我們都不贊成對抗回紇,這會引發回紇和吐蕃的聯手,對我們進行絞殺,只是殿下決心已下,誰也勸不住,我只想知道,一旦河隴軍和回紇軍激戰,朝廷會是什么態度?”
獨孤明搖搖頭,“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我會和兄長商議一下,看看兄長是什么態度吧!”
三人情緒都比較低落,不看好李鄴和回紇對抗。
夜里,獨孤烈聽完了獨孤明的述說,頓時怒道:“他怎么會這么蠢?吐蕃軍還在對峙之中,又去招惹強敵,回紇四十萬大軍是他能招惹的嗎?”
旁邊獨孤峻緩緩道:“大哥,阿鄴考慮問題一向很理智,他看問題也比我們看得更深透,前年朝廷被困在靈武,朝廷向回紇求援,卻拒絕了回紇的條件。
按照回紇人的性格,這種不歡而散的談判,他們肯定會不甘心,如果那個時候,回紇大軍南下,從背后威脅靈武,朝廷拿什么抵擋?但回紇并沒有這樣做,白白放過了這次千載難逢機會,伱們想過原因嗎?”
獨孤烈不耐煩地擺手道:“你就直說什么緣故吧!”
“原因是回紇并沒有統一草原,他還有大對頭葛邏祿人在草原西部和它對峙,還有一個堅昆部,也是回紇的大敵,如果回紇可汗真的派四十萬大軍南下,那就給葛邏祿人和堅昆部聯手滅回紇創造了條件,這個機會他們絕不會放過。”
獨孤烈臉色稍微和緩了一點,“你是說,阿鄴也看到了這一點?”
“大哥,阿鄴在河中、安西這么多年,和葛邏祿的關系還不錯,他不可能沒有看到。”
“但朝廷怎么辦?天子還指望著回紇出兵相助,這下把天子苦苦盼望的援軍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