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緩緩道:“當時是我統領兩萬五千河隴軍和一萬五千安西軍,一共四萬人和蔡希德的三萬精銳之軍大戰,這里面還有一萬拽落河鐵騎,最后戰果,我以四千人傷亡的代價,全殲了蔡希德三萬軍隊,光敵軍的尸體我們就處理了兩萬八千五百具。”
郭子儀聽得目瞪口呆,半晌問道:“如果回紇軍來幫助史思明呢?”
李鄴淡淡道:“我已經派白孝德率五萬大軍出云中道,攔截回紇的援軍,務必將他們一戰全殲。”
郭子儀心中感慨萬分,拍了拍李鄴肩膀,“不愧是大唐中堅,伱若能早點出兵,哪里會有今天的史思明!”
李鄴微微笑道:“對付澠池的李歸仁軍隊,老將軍有什么建議?”
郭子儀沉吟一下道:“我只有八個字送你,知自知彼,百戰不殆!”
郭子儀走了,朝廷軍隊也返回了潼關,把陜州和虢州交給了李鄴。
李鄴率五萬大軍進駐陜縣,陜縣是一座大縣,城墻周長至少三十余里,最多時,這里曾有二十萬人口,但幾年的拉鋸戰使這里民生凋敝,商業衰敗,人口只剩下了區區兩萬人不到,基本上都是老弱,青壯男女基本上都沒有了。
李鄴,今天依舊是兩更】
小試牛刀
次日上午,河隴水監劉行遠匆匆來到大帳,躬身行禮,“參見殿下!”
劉行遠原是朝廷都水監的一名九品主簿,后來長期擔任三門峽水監,去年六百多艘車船過三門峽,就靠他和兩名老船工帶路,安然無恙駛過三門峽。
這次李鄴東征又帶著他一起來,當然是希望改善三門峽航道,使船隊直接運糧通過三門峽。
“劉使君來正好,我想請教你一些三門峽的事情。”
“不敢當,殿下請說!”
李鄴來到沙盤旁,指著三門峽道:“我看河中有四座石島,形成三條水道,叫做人門、神門、鬼門,顧名思義,就是人門生、神門險、鬼門死,是這個意思吧!”
劉行遠點點頭,“水門最寬,水流最平緩,一般都走人門,比較安全。”
“我年少時有個朋友,他父親長年駕船往返于長安和洛陽,但就是在三門峽撞山而亡,他們走的就是人門,但我不知什么緣故失控?”
劉行遠想了想問道:“船只有多大?”
李鄴想了想,“船只不大,大概三百石或者五百石左右!”
劉行遠緩緩道:“他們應該是空船過峽出了問題,黃河水在距離三門峽約半里之前,水流會變得特別湍急,其中一股強大的水流是引向鬼門,一旦船只重量過輕,加上不熟悉水流,就會被這股水流控制住,很難擺脫,船只最后就會撞山,但如果他們是載貨回來,船只沉重一些,事先按照人門的水流走,就不會輕易被鬼門水流帶走。”
“照你這個說法,應該是船只越大越重就越穩定,過三門峽越容易,對不對?”
“道理是這樣的,但還是不能超過三千石,三千石船只太寬,也容易撞山,更重要是水下有尖石,船只太重會撞上水下尖石,也一樣船毀人亡。”
“用大型皮筏子能過去嗎?”
劉行遠搖搖頭,“殿下,主要是重量,如果皮筏子重量太沉,其實更危險,更容易被尖石劃破。”
“水下有幾塊尖石?”李鄴又問道。
“有很多,但最影響航行的主要有兩塊尖石,一左一右,我們叫它左右門神,從漢朝以來治理三門峽,都是想鑿斷這兩根尖石柱,用了各種辦法,船拉,民夫拉,水鬼下水鑿,可惜都從未成功!”
李鄴點點頭,“或許我有辦法,我來試一試吧!”
李鄴早就考慮過用火藥來炸三門峽,用巨型火藥彈來炸斷柱石,歷史上的三門峽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最后是在修三門峽大壩時炸掉的,只留下一塊砥柱石作為紀念,在炸藥面前,三門峽的幾塊巨石就是幾塊豆腐。
李鄴雖然沒有炸藥,但他的目標也并非炸掉四塊巨石,而是炸水下的暗礁,黑火藥應該能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