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向后撤退,原本高昂的士氣,這會兒都偃旗息鼓了,只有城頭上的唐軍一片歡呼,不傷一兵一卒便逼退對方,讓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當天晚上,梅利將軍屈延默率領一萬六千余人狼狽逃回,他們在白狼塞峽谷遭遇唐軍的伏擊,回紇軍損失近四千人,狼狽后撤。
屈延默講述了他們遭遇的可怕武器,鐵火雷,損失的一半士兵都被峽谷上方滾落的鐵火雷炸死。
大帳內,將領們盡管心有畏懼,但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提出撤回草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登利可汗身上,只有他才能決定一切。
登利可汗沉思良久,緩緩道:“唐軍火器雖然厲害,但有矛必然就有盾,只是我們不了解情況,但我們的朋友應該很清楚怎么對付,大軍轉道幽州吧!”
當天晚上,十余萬回紇大軍向北撤退,飛狐陘他們不熟悉,而是轉道軍都陘前往居庸關。
井陘,一支三萬人的唐軍正疾速穿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間。
這支軍隊就是由李晟率領的北路軍,他們負責從井陘殺進河北,和雷萬春軍隊南北夾擊李寶臣部。
三萬唐軍一路勢如破竹,搶關奪隘,甚至半天就拿下了娘子關,殺得敵軍望風而逃,他們很快就要抵達土門關,也就是井陘的出口。
這支軍隊的主將是李晟,副將卻是老將王思禮,當然,以王思禮的資歷,應該是李晟當他的副將,而不是他當李晟的副將。
只是因為李鄴已經決定讓王思禮退休,封他左威衛大將軍,校檢兵部尚書。
但王思藝心中不甘,他知道連郭子儀都能老驥伏櫪,自己比郭子儀年輕,卻要居閑退仕,根本原因是攝政王和朝廷不相信自己。
因為他是高句麗人,還因為他兄弟王思義的影響,他便失去了攝政王和朝廷的信任,這讓一生忠心于朝廷的王思禮怎么受得了,他再三向李鄴上書,希望能允許自己帶兵出征。
李鄴最終還是給了王思禮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讓他成為李晟副將一起出征,王思禮毫不猶豫答應了。
當然,王思禮畢竟六十歲了,讓他當副將有點吃力,李鄴又任命龍驤將軍董輝協助王思禮。
這天中午,三萬大軍抵達了土門關,越過土門關就進入恒州了。
土門關修建在一座半山腰上,一座長長的斜坡上去,對面也是一座很長的斜坡。
作為一座關城它并不險要,但它是唯一可以通行的道路,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土門關是作為稅關存在,商人經過這里必須交稅,逃都逃不掉。
土門關可以說是井陘的最后一道防御線,從前關隴軍曾多次攻克這道關隘,對它的優點和弱點非常清楚。
土門最大的優勢,也可以說唯一的優勢就是居高臨下,兩邊斜坡都成三十度,在這個角度想搭梯子攀上關城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