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冷笑一聲又仔細看了看沙盤問道:“從劍州到魏城縣有幾條路?”
段秀實木桿指著沙盤道:“有三條路,正中是主官道,比較平整,可以一路殺到魏城縣,西面也有條官道,路況也不錯,就是繞一個圈子,另外還可以先去閬州,再從閬州進入綿州,這條路更遠,至少要走四天,如果走正中主官道,兩天就到了,西面官道要再多一天?!?/p>
李鄴沉吟片刻,又問旁邊謝森道:“有抓到對方的探子嗎?”
謝森點點頭,“抓到了十幾人。”
“怎么抓到的?”李鄴笑問道。
“其實很簡單,劍門關被封了,按理不應該有多少商人,商人我們都全部扣押進行審問,探親訪友的,我們就跟隨他們去親友家,我們前面官道上設卡,路過之人都會發一張路條,在劍門縣這里收回路條,如果沒有路條,就說明是翻山越嶺過來的,一概抓捕。”
“假如拿著別人的路條來冒充呢?”李鄴笑問道。
謝森微微笑道:“殿下之所以讓內衛來,就因為內衛更有手腕,路條都有編號,都是一式兩份,留底那一份會寫清楚性別、年齡、身高,主要特征,收回路條的時候要核對的,大部分探子就是這樣被抓住的?!?/p>
“不錯,很專業!”李鄴由衷贊許道。
李鄴又望向沙盤上的另一邊,那就是山南東道。
“山南東道有聯系過嗎?”李鄴又問道。
段秀實搖搖頭,“暫時還顧不上,不過我們派出了斥候,主要是探查山南東道各州的兵力情況,目前還沒有斥候回應?!?/p>
李鄴點了點頭,對旁邊荔非元禮和席萬里道:“你們二人可率三萬軍從西面官道繞到魏城縣南面,切斷敵軍退路,配合主力圍剿魏城縣的三萬敵軍!”
“遵令!”荔非元禮和席萬里一起抱拳道。
這時,段秀實有點擔心道:“如果李璘向南面撤退,甚至從三峽道和長江水道撤出巴蜀怎么辦?”
李鄴淡淡道:“不用擔心,雷萬春的五萬大軍和王孝汝的水軍已經準備就緒,他們插翅難逃!”
當天晚上,荔非元禮和席萬里便率領三萬大軍繞西面官道疾速南下,抄魏城縣敵軍的后路。
休息了一天,
大膽猜測
河隴大軍已經殺到城下,主力在北城外,東西城各有一萬騎兵,只有南城外沒有軍隊,大軍鋪天蓋地,一眼望不見盡頭,長矛儼如森林,戰旗飛揚,數萬身穿鐵盔鐵甲的騎兵,殺氣騰騰。
這時,一名騎兵飛奔上前,大喊道:“奉命前來送信!”
城頭原本想放箭的士兵都收起了箭矢,騎兵張弓搭箭,將一支箭信射上了城頭。
有士兵拾起箭,奔去送給了主將潘岳,潘岳接過信,只見信皮上寫著,‘大唐天策上將,隴右、河西、朔方三鎮節度使,齊王李鄴致潘岳將軍’。
潘岳嚇一跳,竟然是齊王李鄴的親筆信,他不安地打開信,信中寫道:‘潘岳將軍,天子已詔告天下廢除皇太弟,宣布李璘欺君罔上,凌虐太上皇,導致太上皇駕崩,罪不容赦。
響應天子詔應,本王率領十五萬精銳大軍南下,已在魏城縣以南部署三萬大軍,截斷汝軍歸途,但本王不忍殺戮士卒,更不忍禍及魏城百姓,李璘之罪與汝等無關,本王特給潘將軍和手下主將一個時辰商議,要么開城投降,要么棄城南撤,投降者保留軍職,棄城者十里之內不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