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的五萬軍隊約束力稍強,但也逃亡了一萬余人,至于南陽的兩萬軍隊,更是只剩下四千余人。
梁崇義辛辛苦苦招募的十萬大軍,潰散逃走了四成。
這讓梁崇義膽寒了,不得不收起楚旗,又恢復了唐旗,剩下的官員也不再強求效忠自己,才勉強穩(wěn)住了士兵逃亡潮。
新年過后,襄陽的局勢漸漸平靜下來,各種煽動人心的小道消息也漸漸減少,終于喘了一口氣的梁崇義又開始想著如何招兵了。
軍隊才是梁崇義賴以生存的根基,想到自己的十萬大軍現(xiàn)在只剩下五萬七千余人,梁崇義內心就像刀戳一樣的疼痛。
這天上午,梁崇義召集三名謀士想辦法招兵,湯懷志和吳瓊兩人都低著頭無計可施。
梁崇義見沈晨舟欲言又止,便問道:“沈先生有什么辦法?”
沈晨舟苦笑道:“辦法倒是有一個,就是有點違背道義!”
梁崇義不耐煩地擺手道:“現(xiàn)在別給我談什么道義,老子的拳頭就是道義,有話直接說!”
“君上,正式招兵卑職估計招不到士兵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騙,把各地青壯騙到襄陽來,不管他們愿不愿意,強行征兵,訓練一段時間后,他們也就服從了。”
梁崇義點點頭,“有道理,那怎么騙呢?”
沈晨舟微微笑道:“卑職前端時間在倉庫里看見不少巨木,卑職當時就在想,可以利用巨木修建宮殿啊!卑職建議王爺修建一座襄陽宮,從各地招募工匠和青壯,工錢開得高一點,現(xiàn)在造屋勞力是一百文一天,那王爺開兩百文一天,肯定有不少人愿意來”
“好辦法!”
梁崇義豎起大拇指贊道:“那索性就真的造一座襄陽宮,反正我也需要,造完宮殿后,大批工匠和青壯勞力就直接從軍,一舉兩得!”
梁崇義當即采納了沈晨舟的方案,派人到處去招募工匠和青壯修建襄陽宮,工錢開得很誘人,每天兩百文錢,包吃住,來去自由。
在優(yōu)厚條件的誘惑下,大量工匠和青壯男子從四面八方趕往襄陽,城頭上,梁崇義負手望著一群群青壯從官道上絡繹不絕到來,眼睛都笑瞇了。
這時,梁崇義看見一群三十余名男子從北面走來,個個身材高大,體格強壯,像是軍人的氣質。
梁崇義心中有點疑惑,便派人把這群人的首領找來。
首領單膝跪下行一禮,“參見節(jié)度使!”
梁崇義做過汴宋節(jié)度使,聽出對方是一口標準的宋州口音,他瞇眼問道:“你是軍人?”
“回稟節(jié)度使,卑職曾是宋州軍校尉,叫做王典,我們都是宋州虞城人,目前在家務農為生。”
“你現(xiàn)在為何不是軍人?”
“回稟節(jié)度使,朝廷不仁,發(fā)行大錢,用大錢支付軍俸,我們根本用不出去,卑職一怒之下,帶著數(shù)十人同鄉(xiāng)逃亡回鄉(xiāng)了。”
梁崇義恍然,原來是去年十一月爆發(fā)的軍隊大錢嘩變事件,李光弼的十萬軍隊逃亡了三萬余人。
“你們是從宋州過來的?”
王典搖搖頭,“我們是從豫州過來的,宋州官府在抓捕逃兵,我們逃到豫州,聽說這邊招募修建宮殿,待遇優(yōu)厚,我們就想來賺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