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進大堂坐下,親兵給他們上了茶。
李鄴又道:“昨晚我在皇宮拜見了太后,太后和天子平安無事,請相國放心!”
張立點點頭道:“我知道殿下找我來的原因,我不是什么科班出身,就是一個小吏,見識粗陋,沾了女兒的光當上相國,其實我是一個很市儈之人,很現實,只關心家族命運,殿下有什么要求,不妨直接告訴我,我去和太后談。”
李鄴點點頭道:“令郎在我齊王府秘書院出任參軍,我就明白相國的良苦用心,我也很欣賞相國的率直,相信我們能合作愉快!”
“如果殿下準備登基,我負責說服太后下旨!”
李鄴笑了笑道:“我先說說我接下來的安排,首先遷都回長安,同時把先帝的靈柩送回關中安葬,張相國應該沒有意見吧!”
張立連忙搖頭,“螳臂擋車之事我絕不會做!”
李鄴暗贊自己看人不錯,張立果然是一個上路之人,一句‘螳臂擋車’就說明他看得很透。
“然后我會維持太后和天子繼續當政,我出任監國上將軍,圣旨之上除了天子印、太后印外,還要有我的監國印。”
張立心中焦急,連忙躬身道:“殿下,沒有必要維持現狀的格局,天子年幼,無法承擔大唐中興的重任,太后也沒有什么能力,殿下還直接登基吧!”
李鄴注視他片刻道:“你是擔心我將來會殺了天子和太后?”
張立點點頭,“坦率說,是的,與其殿下將來殺了他們,不如殿下現在就登基,至少他們還有一條活路。”
李鄴笑了起來,“張相國是聰明人,我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現在就你我二人,我就不妨給伱實話實說,現在我登基并不妥,我的長安下屬們也不贊成,我是來鏟除閹黨,匡扶社稷,不是來搶奪皇位,所以監國過渡是必須的。”
張立默默點頭,“我明白了!”
“所以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口頭協議,監國過渡三到四年,然后天子退位,太后建議我接受社稷,只要我順利上位,我保他們母子平安,保張家百年的榮華富貴,如果張相國接受,我們擊掌為誓!”
張立毫不猶豫和李鄴重重一擊掌,“我們一言為定!”
韋公之策
張立走了,李鄴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在洛陽和長安兩個都城上考慮,遷都回長安更符合他的政治利益,但如果坐鎮洛陽,對控制江南乃至整個南方的意義更大,不過對西域的控制又稍微弱一點,所以兩地各有優勢。
當然,現階段肯定要回長安,無論統治重心,還是政治話語權,長安都要遠遠強于洛陽。
這時,士兵在門口稟報,“殿下韋老相國來了!”
韋見素來了,李鄴連忙笑道:“快快請進!”
不多時,韋見素精神矍鑠地走進大堂,李鄴連忙迎上前笑道:“韋閣老老當益壯,令人鼓舞!”
韋見素呵呵一笑,“殿下大軍到來,洛陽撥云見日,心情愉快,身體自然也好了。”
兩人分賓主落座,韋見素問道:“太后和天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