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走地下管道,若是裸露在地面,一不小心有人摔進去,那就糟糕了。
評優這樣的活動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通過街長和巷長摸清了各條街巷的具體情況,他們知道哪里有垃圾,也知道街巷里有幾戶人。
而雇請的婦人們,更是能將無數的訊息,匯總起來。
摸清了情況,就可以組織街長和巷長們帶頭先是挖溝渠,此后再在這溝渠里,燒制類似于瓦片一般的筒子,嵌入溝渠里,最后再用泥土覆蓋,人力的開支還好,畢竟都是通過街長和巷長們組織的,他們了解街巷里的青壯,總能讓婦人們動員大家閑暇時來幫忙干點活,畢竟,現在街巷的小吏,平日也能聯絡商戶,有幫忙介紹工作的便利,大家也愿意和街巷長搞好關系。
主要的花費,還是在磚窯這兒。
除此之外,便是種植樹木了。
樹木的好處就在于美觀街道,還能保持水土,至于空氣新鮮之類,這似乎不在張靜一的考慮之列。
好在這個時代移植樹木成本低,從其他地方移來,你愛活活,想死便死,大不了換一棵便是。
植樹大多是校尉們完成的,他們倒是很樂于植樹,至少總比抓去操練的好。
另一件最讓張靜一不放心的事,便是收購來的米,收購了這么多的米,在別人看來,大抵相當于是在至正二十三年加入了陳友諒。
現如今,這米必須得找地方儲藏,靠著昌平的土地那兒倒是可以存放,得加緊將米倉建起來。
這事兒,只能托付給張天倫了。
好在張天倫干這事比較專業,其實主要還是他吝嗇,想到張家買了這么多米,若是發了霉、生了蟲,你便真的欲哭無淚了。
就這般每日在街上混著,轉眼便到了春末。
初秋的時候,連日暴雨成災。
小冰河期給氣象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氣溫降低幾度,是全天下的連鎖反應。
這突如其來的暴雨,也令京城里一時水滿為患起來。
孫承宗自從進了內閣,日子過的不咸不淡,近來朝中無事,而其他幾個閣老對他的還算態度不錯,可是總是透著一點防備。
當然……打臉來的很快。
隔三差五,黃立極就笑容可掬的將孫承宗叫去,指著新近的奏疏道:“你看那天橋坊,已成人間樂土啦,這里又有一封奏疏,是夸贊天橋坊的,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有大治氣象。”
誰都曉得,當初孫承宗弄得那楊嫻差點丟了烏紗帽。
而如今,這楊嫻卻是風頭正勁,士林們夸贊他,許多大臣也看好他。
孫承宗不想聽這些消息,他現在是內閣學士,沒心思去為區區一個巡檢分心。
可黃立極不一樣,偏就愛拿這個來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