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京城中的官二代倒也不都是草包,不少也是飽讀詩書,多有文采。不多時,負責收集詩卷的下人便拿著一疊厚厚詩稿交給了三位評委。孟中道將放在最上面的一頁拿起來,朗聲讀到,“輕絮拂面染春潮,向陽桃花浸古道。新燕檐下還舊居,低喃聲中北風遙。”吟罷,他抬頭看向其他二位。那中間的女子輕輕頷首,并沒有說話。孟董道卻開口說道,“此詩應情應景,細節把握精準,意境也算不錯,春風,桃花,柳絮,新燕如畫龍點睛,筆尖已然流淌出春意。而最難得的是最后一句,低喃聲中北風遙,恰是整首詩的意境最深之處。低喃是對歲月流逝的傷懷,正是傷春情懷的體現。而一個遙字,則點明冬已遠,春色漸濃,一低一遙,令人回味無窮。不錯。只是字里行間流露出一副小女兒的姿態,不知是哪家才女的大作。”
“孟大哥過獎了,正是小妹胡亂寫的。”隨著銀鈴一般的聲音,一個身材嬌小的十五六歲的女子含羞的站了出來。
“原來是馮家妹子,比你那草包哥哥可是強多了。”李潤身這家伙還真是能湊熱鬧。
“李潤身,你再胡說我,我,我讓秀吉姐姐教訓你。”那嬌小的女子正是馮白道的小妹,馮寒煙。父輩的不和并沒有影響到這些閨中女子的關系。她私底下和李秀吉的關系非常要好。平日里也多有走動,所以李潤身和她說話也是口無遮攔。
不管他們之間的笑鬧,孟中道將那篇詩文放到了自己大哥的面前,隨即開始讀下一篇詩文。這一篇就有些亂來了,別說三位評委了,就連底下看熱鬧的眾人也都覺得不咋樣。紛紛吐槽,當下那寫詩之人面上滿是羞愧之色。隨著孟中道一篇篇的往下念,放在孟董道面前的詩也越來越多,最后當所有詩文都讀完的時候。在孟董道面前,已經放了十幾張紙了,這說明至少有十幾人的作品算得上是眾人中的佳品。剩下的就是從中選出最佳的作品了。其實眾人心中此刻大概已經有了一些猜測。這十幾篇入圍的作品中,大部分寫的是風花雪月,小橋流水,也有少許邊塞風的。其中卻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什么“北坡小月洗青石,朝露為筆譜新詩。”一類清新派的;什么“青峰向北恨意長,風掃馬蹄志飛揚。”一類鐵血派的,聽起來倒也都有那么幾分意思。
前世余淵雖然是個屌絲,但對中華傳統文化還是比較喜歡的,多少也有些文化素養。這一世,經過余長風和罪島那些老怪物的調教,在文學造詣方面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不敢說當世大家云云,可鑒賞能力絕對是一流水準的。以他的眼光看來這些詩詞雖然有些調調,可大多數內容比較空洞,思想也比較陳腐,勝也就勝在切入點獨特罷了。就在余淵暗自品評這些詩詞的時候,那位神秘的評委靠近孟董道,不知道和他說了些什么,那孟董道神情先是一滯,隨即面帶懷疑的點了點頭。
等那神秘評委交代完畢后,孟董道站了出來,對著眾人開口道,“諸位,以上就是各位今日所有的作品,可謂是可有千秋,至于魁首么,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等三人的結論也不過是片面之見,就當是游戲好了。在揭曉今日魁首之前,還有一事,或許能夠給這場筆會增色不少……”說到此處,他停頓了下來,將目光投向了余淵這一邊。
余淵心中頓時升起來一種不好的感覺,似乎被人惦記上了。眾人也都猜測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有些和孟董道相熟的世家子弟已經忍不住開口問道,“孟大哥,別賣關子了,趕快揭謎底吧!”
孟董道微笑著點頭道,“當今皇上圣明,天下四海升平,文風盛行,尤其這京城中,我輩更是英才輩出,俊杰并起,今日筆會可謂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卻有一顆新星,隱忍不發,躲在人后,孟某雖然不才,但身在翰林院中,自有為圣上發掘文才之責,今得遇大才,如何忍看明珠蒙塵,于公于私都要將此人舉薦給諸位。”說罷他將目光一定,正好投到李潤身這邊,朗聲道,“潤身世弟——”
這一聲呼喚,如同驚雷一般,一下子將眾人都驚呆了,什么情況?李潤身是才俊?斗雞的狀元還是遛鳥的探花?京城誰不知道這李潤身除了吃喝玩樂,對于學問那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啊,這孟董道是瘋了么?也有有一些看多了官場厚黑學的,心中暗自盤算,孟董道這一手背后的政治味道。誰不知道李京平和孟乘風是穿一條褲子的同黨,這一刻孟董道卻要讓李潤身出來出丑,莫非意味著二人決裂了?
就在眾人各種猜測和驚疑中,最為郁悶的當屬李潤身本人了。他腦門上的汗都下來了,原來剛才眾人在上交詩文的時候,他也知道自己連三腳貓都算不上于是便渾水摸魚,根本就沒上交什么詩文,打算蒙混過關。可沒想到此刻竟然被點名了,這若是說破了,可讓他這張大臉往哪兒擱啊!
見李潤身沒有應聲,孟董道又喊道,“潤身世弟,潤身世弟——”
這會兒李潤身就算是想裝聽不到都不行了,只能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道,“孟大哥,你說什么才子俊杰的可是和我沒啥關系啊!”說話的語氣那叫一個委屈,如同受氣的小媳婦一樣。
其實孟董道是故意的,別看他一臉正經的樣子,此人年少的時候也是頑劣的很,只不過是年歲見長,不適合再胡鬧了。方才他是故意嚇李潤身的,見他這個樣子頓時心中很是滿意,接著道,“潤身世弟,我又沒讓你作詩,你怕什么?”
李潤身一聽不用作詩,當即心頭放下一塊大石,松了一口氣問道,“那喊我作甚?”
“我是讓你將手下這個小廝,介紹給諸位!”孟董道還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眾人又是一陣低聲議論。余淵斗馮白道的時候他們都在場,只是覺得這小廝思維敏捷,牙尖嘴利,可單憑這兩點如何能夠當得起孟董道說的英才二字啊?孟董道今日這是怎么了?
“你說小余兒啊!小余兒,你過來,給孟大哥見禮。”李潤身一聽不用自己出頭,當即更輕松了,回身去喊余淵。
余淵心中這個郁悶啊,“大爺我特么為你解圍,你拿我頂包,還真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心中就算是有一萬匹羊駝奔騰而過,臉上還是掛著笑容站了出來,“余小淵給孟翰林見禮,給各位公子,小姐見禮了。”余淵做了一個羅圈揖。
“你就是余小淵!”孟董道見余小淵站了出來,口中說道,聽那語氣似乎在什么地方聽說過他的名字一樣。
“小的正是余小淵,如假包換。”余淵拱手道。
“余小淵,聞聽你多有才華,今日筆試,你便替你家少爺作一首詩來,讓我等開開眼界。”孟董道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