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笑道:“曾老師,好久不見。”
來人正是曾尉,也就是在《泰坦尼克號》當中飾演郵輪設計師的影帝。
“陳導,好久不見啊。”
“那咱們晚點再敘舊,先開始吧。”
“好。”
他視鏡的片段是楚門走到世界盡頭,即將離開時,導演與他對話的片段。
這里前半段體現了他作為這個世界的神的特征,后半段催促楚門時又變回了資本家。兩個身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在不同階段重要程度不同,比較考驗角色理解與情緒轉變。
選角導演黃澎開口道:“曾老師,您看著鏡頭表演。我會念主角的臺詞跟您搭戲。”
“好的,沒問題。”說著,曾尉坐到了攝影機前。
在座眾導演紛紛看向面前的監視器。
隨著黃澎的一聲“Action”。
曾尉的表演正式開始。
眾人面前的畫面中。
導演(曾尉)正對鏡頭,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露出和藹的目光,“楚門。說話吧,我能聽到你說話。”
楚門(黃澎)問道:“你是誰?”
“我是電視節目制作人,給予無數人們希望和快樂。”
“那我是誰?”
導演深情地望著屏幕,仿佛在看一件自己的杰作,語氣略帶驕傲地道:“你,是主角。”
“全,全都是假的嗎?”
“你是真的,所以節目才這么好看。”
一旁的劇本上寫道:楚門此時轉身想要離開。
導演語氣急促了些,“聽我說,楚門。”
他的語氣再次放緩,“外面的世界比我虛構的世界更不真實。同樣的謊言、虛偽。但在我的世界,你不必害怕,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楚門反駁道:“但你沒有在我的腦子里安裝攝像機!”
導演聲音更加柔和地道:“你很害怕,所以離不開。”
說著,他的眼睛越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