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弘謙眉頭微皺,反問道:
“你認識三年,怎么還能說出這種話呢?第一,他創辦基金會,給山區捐款,給學校捐免費午餐,還給戲曲院團捐款培養人才;第二,他拍電影賺錢,但也拍文藝片,還打造傳統文化主題園區,帶動傳統文化。第三,這次的劇本也……”
話到嘴邊,閔弘謙腦子里繃起一根弦。
差點忘了,方榮不是劇組成員。職場上,不能多說項目內容,省得出事惹禍上身。
但這劇本實在打動人心。
有幾段臺詞他都背下來了。
比如,一身乞丐裝扮的十三郎戴著只剩下一個鏡片的眼鏡。
朋友提出來給他配一副眼鏡。
他拿著自己的破眼鏡,豁達道:“其實做人用不著看得太清楚,過得去就算了。至于你想看清楚點,就看有鏡片的這一面,對不對?你要看不下去,就看沒鏡片的一邊。什么都看得那么清楚,是很痛苦的。”
還有……很多很多臺詞。
每一次看,都直擊他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
不是悲傷,也不是喜悅。
而是輕輕觸碰了一下他的心頭,讓一年又一年累積的記憶蕩起波紋。
不過,這些內容太細致,從他嘴里爆出去就慘了。沒必要告訴方榮,保全自我便好。
閔弘謙抿了抿嘴,繼續道:“不用說第三點,就剛才那兩點,有幾個影視公司的創始人能做到?他這樣心懷大義的人,拍個講編劇的電影,你說他是立人設……”
閔弘謙瞅了方榮一眼,雙手交叉抱在胸前。
呵,沒想到,方榮這個濃眉小眼的家伙,竟然是相由心生!
方榮撓撓頭。
這可怎么解釋?
閔弘謙說的確實是實話。
陳瀟或許真有大義凜然的想法,但……絕對也有狗里狗氣的一面啊。
算了,跟他說不清楚。
方榮尷尬笑笑,好心勸道:“閔老師,您最好別跟他在劇組以外的地方接觸,不然可能會受到沖擊……。”
可閔弘謙可聽不到他的心里話,只能聽到一句暗示陳瀟私下是個惡人的話語。
閔弘謙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道:“方導啊,你有沒有聽過蘇軾與金山寺的佛印禪師之間的故事?”
方榮皺了皺眉,模糊的記憶涌上腦海,“有點印象,但你乍一說我還真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