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想起陳標的話,“心學的本質(zhì)是心中有良知,人人皆可成圣”。這不就是和天書中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教化之道啊!
朱元璋詢問季仁壽的身體是否撐得住的時候,季仁壽恨不得再撒開衣服繞著應天城跑一圈,嚇得朱元璋不敢再提這件事。
朱升不高興了:“他去管教化,我繼續(xù)和張昶過家家?!主公,凡事是不是該講一個先來后到?我資歷比他老!”
朱元璋看著吹胡子瞪眼的朱升,生怕朱升一個過于生氣,就氣暈厥過去,只好也同意朱升與季仁壽一起執(zhí)掌軍隊教化的事。
兩個老頭子就直接拖家?guī)Э谧∵M了軍營里。
標兒能做的事,他們也能做到!
陳標得知此事后,撓了撓后腦勺。他還以為思想道德課的課本也要他來寫。太好了,有人幫忙!
陳標便將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將領掃盲再教育上。
他的掃盲班的第一批學生都是自家老爹的老鄉(xiāng),和老爹同一個地里走出來的泥腿子兄弟。
陳標為了能讓這些學生們聽話,特意向朱元璋請了一根“如明王親臨”的教鞭。
朱元璋給陳標打造了一根鍍金的棍子,上面寫著“如朕親臨,朱元璋”。
陳標看著那個花里胡哨的金棍子,面無表情地捏著棍子正中間轉(zhuǎn)了許久棍子。
教鞭?不,這是如意金箍棒。
現(xiàn)在吳承恩還沒出生,《西游記》還沒有現(xiàn)世,但孫大圣的故事本就是民間傳說,戲曲中已經(jīng)很常見,只是有一點黃那個暴,還不具有文學性。
齊天大圣的金箍棒自然也已經(jīng)在民間出現(xiàn)了。
陳標總覺得朱元璋是故意的,但他作為臣子不敢問,只能拎著他的如意金箍棒去上課。
周德興看著陳標手中的棍子,忐忑道:“標兒,你不會真的用
這個砸叔叔吧?”
陳標對著周德興笑了笑:“我這點力氣,就算掄圓了砸,也砸不疼你們。我肯定會另帶人幫我砸。”
周德興松了口氣:“也是。”
被標兒揍,多丟臉!他寧愿陳標讓其他人的幫手。
陳標把幫手的人帶來了。
周德興看著陳標身后那一排袖子上戴著個“紀律”紅袖套的年輕人們,嘴張得可以塞進一個雞蛋。
那群戴著“紀律”紅袖套的年輕人中,有一個人對周德興露齒得意一笑。
傻了吧?老爹?
陳標板著臉對接受再教育的掃盲班學生道:“我的精力有限,所以找了助教,對你們實行一對一輔導。你們的成績,關系助教的成績,助教的實習成績將來和授官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