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天到濠州,先通過長江水路到達大運河,再從大運河西進淮河,濠州就在淮河邊上。
濠州是個很大的范圍,下船后到朱元璋祖地,還得坐一日的馬車。
朱元璋因家境貧寒,父母兄嫂的墳墓極其簡陋。
朱元璋從一介乞丐即將變成皇帝,心中當然難免有暴發(fā)戶心態(tài)。他曾想過遷都鳳陽,又想過給父母兄嫂修建最華麗的陵墓,后來想著給祖父曾祖等也修建華麗陵墓。
朱元璋和陳標說起此事時,因為陳標并不知道朱家就是他家,抱著他爹捶胸頓足干嚎了許久。
“主公還沒登基,就要變昏君了!爹,咱們還是找機會出海逃命吧!”
朱元璋震驚不已:“標兒,有話好好說,主公怎么變昏君了?”
陳標拉著朱元璋,給朱元璋算賬,修建豪華陵墓需要多少錢,要在鳳陽憑空建立一座都城又要花費多少錢。
修這座陵墓的錢糧和勞力,我都可以再組織兩次北伐!
陳標都念起《阿房宮賦》了。
朱元璋心虛:“這個,慢慢修,不急,是不是……唉,主公發(fā)達了,總要對祖先好一點吧?”
陳標道:“有太廟啊!我也不是不讓主公修陵墓。皇帝嘛,肯定要修陵墓。皇帝的陵墓那么大,把祖先的靈柩請進來,大家一起快快樂樂生活在一起不好嗎?后世也能一起供奉,少了許多事。”
陳標一想起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要為了修建豪華陵墓而飛走,他那個心臟啊,就像是被刀割一樣。
給主公的軍隊投錢,給主公的基建投錢,給主公的基礎教育投錢,陳標雖然嘴上抱怨,但知道這些錢花得值得,他勒緊褲腰帶花了就花了。
但給父親和祖父各修建一個陵墓,這是哪門子的必要啊?!修了之后還得遣人管理,又是一大筆錢!
陳標對自家爹干嚎之后,悲傷道:“涉及祖先的事,就算再荒唐,身為臣子也不敢勸誡。修吧,修吧。修陵墓耗費巨大,把陳家家產(chǎn)全捐了都不可能,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元璋臉皮狠狠一抽搐,立刻道:“我去勸誡!”
陳標死死拉著自家爹:“爹!不可以!會丟命!”
朱元璋脹紅著臉:“我相信主公!”
陳標哀嚎:“爹!真的不能去!”
朱元璋撇過臉:“我就試探一下,不行就不行。標兒,你把修陵墓要花費的錢計算一下,我給主公看看。主公如果看了花銷仍舊一意孤行,我就不勸。”
陳標猶豫了一會兒,勉強同意:“好,爹,你可不能勉強。”
朱元璋心虛地快裝不下去了。
之后朱元璋又詢問了遷都的事,才知道選擇都城有那么大的學問。
不說政治上的考究,只說一個城市要容納幾十萬上百萬的人口,天時地利都需要嚴格的考究。
比如在平原上建立城市,當然比在丘陵地帶建立城市容易。
能容納許多人口的地方,古人早已經(jīng)選過了。所以在原本的大城池中選擇都城,基本不會有錯,頂多考慮氣候和地形變化問題。
濠州正好地處丘陵地帶,以現(xiàn)在的科技,建城修路的原材料運輸都十分困難,要整地修建城池更為困難。
后世可以用工程爆破,有各種重型機械輔助修城。這個時代就只能肩挑人抗,就算有炸|藥也沒用。在連綿的山林中修建一座巨大的城池,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累死多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