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來了,陳標給自己放了一日假,膩在父母身邊重新變回了孩子。
就算有弟弟們在,陳標都懶得注意形象,反而去催促弟弟們幫自己干活。
“你們長大了,是時候分擔大哥我的工作了。”陳標本來只是開玩笑,沒想到四個弟弟都很努力地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陳標便讓他們去做了。
封建時代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早點接觸這些事也好。
陳標對朱元璋狂夸自己的弟弟們,能文能武思想境界高,這次學生們和將領們爭執的時候,弟弟們思想也和自己這個當大哥的一致。
他還有個意思,雖然我陳標的思想不符合現在實際,但我還是認為我比較厲害。
陳標在自家老爹面前吹牛從來不謙虛。
朱元璋先肯定了確實自家兒子更厲害,然后不屑道:“他們是你教的,思想和你不一致,那還得了?何況我看他們根本沒想那么多,只是單純認為是敵人就該死!”
陳櫝和陳楓默默瞥了自家爹一眼。
雖然是這樣沒錯,但他們并不想被自家爹說。
陳標堅持認為自家爹是嫉妒弟弟們的聰明才智和思想境界,朱元璋作勢要拍陳標的腦袋。
陳標叉腰:“來啊,你揍啊,你動手啊!”
朱元璋以前還敢舉起手晃悠幾下威脅陳標,這次連手都沒能舉起來。
陳標因統漠鎮之戰短暫情緒崩潰,他又心虛又心疼,以前還能聲厲內荏,現在連聲音都舍不得拔高了。
“有話好好說,別動手動腳。”朱元璋這話說著好像不是他要拍陳標,而是陳標要以下犯上揍他這個皇帝老爹似的。
陳標休息了一日后,繁瑣工作被父母接手,他只負責戰后將士撫恤和祭奠。
這段時間他夢回童年,他只需要嘰嘰歪歪指手畫腳,大部分事情都有家里人幫著做。
啊,躺著真舒服。
朱元璋本也想將撫恤和祭奠一事也接手,讓陳標多休息一段時間。但陳標不愿意。
他身為主帥主將,起了這場戰斗的頭,就要好好為這場戰斗收尾。
朱元璋曾經舉辦過的最大一次祭奠,是祭奠揚州慘死百姓。
陳標模仿朱元璋當時祭奠揚州百姓,為不能歸家的將士集中安葬,統一立碑。
石碑正面碑文敘述了這一仗的前因后果和意義,石碑背面是密密麻麻的陣亡將領的名字。
陳標沒有對石碑進行過多的裝飾,預計的祭奠規模也很小。
這個時代,如果做太過離經叛道的事,對陳標自己、對碑文上的陣亡將士都不好。
這次祭奠如果規格太高,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他軍隊的將士恐怕會心里膈應。
陳標不可能讓所有將領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就算將領樂意,他們也沒錢、沒精力做這些事。
如今時代,能精打細算保證糧餉大部分發到士兵手中的將領,已經算得上頂尖正直優秀。再給底層士兵拔高地位,引發的后果就有些難以承受了。
比如,士兵地位提高了,那待遇是不是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