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兵聽令,駕駛馬車來到通惠河。
領隊的陳英策馬過來,問道:“標兒,發生了什么事?”
陳標搖頭:“沒什么,就是想來這里看一會兒再回去。”
陳英看著通惠河中的漁火,嘆了口氣:“好,我給你生堆火。”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陳標坐在河邊石頭上,陳英讓人給他撐傘擋住雪,又在他身旁升起一堆篝火。
“北平城外的村莊掛起了燈籠,城里呢?”陳標問道。
陳英道:“我命令去開門的衛兵剛回來,他說城里也亮著燈籠。”
陳標抱住膝蓋,輕輕哼起了一首歌。
陳英驚訝:“這首歌是你做的?”
陳標搖頭:“不是,是碰巧聽來的。”是大學校慶被迫參加合唱比賽學會的。
陳英道:“可不可以教我唱?我還沒聽過類似的曲調。”
陳標點頭,聲音稍稍大了一些。
“北風吹起,蘆花飛舞漫天霜……”
簡單幾句歌詞,又是大白話,陳英很快就能跟著唱。
守衛著他們的軍士們也不由自主跟著哼了起來。
很快,不知道從誰開始,唱歌的聲音越來越大,歌詞越來越清晰。
通惠河已經化凍,只是幾日倒春寒,還沒有將河凍住。漁家的船在河面上,正好碾開浮冰撈魚。
夜間也有可以撈的魚,漁家并未這么早睡去。
他們聽到歌聲后,走到甲板上好奇觀望。當他們看到穿著官服的少年郎時,就算不認識陳標,也立刻知道這位就是讓他們今年家中沒有再餓死人的陳知府。
陳標唱的詞是官場用的“雅言”,漁民們本來聽不太懂。
有一個懂雅言、也懂北方話的小吏靈機一動,用北平這邊常用的漢家方言大聲唱了出來。
正趴在船頭甲板給陳標磕頭的漁家聽到這大白話的歌詞,先呆了一會兒,不知道從哪鼓起來的勇氣,居然也跟著唱了起來。
他還是扯著嗓子唱的。
漁家都會漁歌,唱漁歌是漁家為數不多打發時間的愛好,也是他們與相鄰的船交流的方式。
漁家看著瘦弱,嗓子一開,比陳標這邊響亮多了。
陳標聽著漁家的歌,站了起來,也拉開嗓子高聲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