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這個時間,正是一片散沙。
英法的百年戰爭還沒結束。開啟英法百年戰爭的愛德華三世已經老邁,沒幾年可活。他鐘愛的繼承人黑太子愛德華得了疾病,貴族們開始支持愛德華的弟弟爭奪王位。
英國正處于風雨飄搖的前期。
除了英法兩個西歐存在感極強的國家之外,繼承了東羅馬之名的拜占庭帝國因為是東正教,被西邊的天主教和東邊的伊|斯|蘭教政權夾著揍。貴族們大量逃往意大利半島。
北歐和意大利半島上都是一大堆小國家聳立,基本一座城池就是一個王國或者公國;后世西班牙王國所在地,現在為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并立,還未合二為一。
瘟疫的陰霾剛散去,戰爭的陰云籠罩不散,蒙古人的鐵蹄聲音仿佛還在昨日,意大利半島上已經出現了思想的新萌芽……如今的歐洲,正處于變革的前期。
它變革之后,對它自己倒是好了。對整個世界其他地區而言,那就不好說好壞了。
這個時候,來自東方文明的強大船隊遠道而來,對正打成了一鍋粥的歐洲發出了一聲“有朋自遠方來”的問候,嚇壞了一群歐洲貴族。
葡萄牙的貴族們大發雷霆,他們的國王要將一個說著阿拉伯語、穿著伊|斯|蘭教服飾,據說來自于蒙古某個汗國的使臣處死。
朱標南下繞行非洲前往西歐的時候,俞通海率領一部分明軍將船停靠在紅海安營扎寨。
俞通海安排了一部分明軍在營寨中一邊幫馬穆魯克的國王法拉吉訓練火器兵,一邊看守船只。然后,他率領大半明軍通過陸路來到地中海,乘坐法拉吉國王慷慨低價售賣的巨船,提前訪問歐洲地中海沿岸諸國。
朱標沒打算摻和歐洲的□□勢,只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意大利半島。俞通海便直接駛往了意大利半島,先與意大利半島上諸多小國家做起了生意。
大明使團來訪,帶來了無數瓷器絲綢茶葉香料等奇珍異寶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西歐。無數雙貪婪的眼睛盯著大明的船隊。
他們又同時得知,大明的王子也將到來,將從剛被大明的商人們開辟沒多久的最危險的南邊航路而來,直接駕駛著滿載著珍寶的大船訪問歐洲的王室們。
葡萄牙王室對此最感興趣。因為大明的船隊如果從南方而來,那第一站肯定是他們葡萄牙王國。
這時候,在歐洲打下赫赫威名的蒙古使臣到來,用許多黃金寶石買通了葡萄牙的重臣,向葡萄牙國王進獻“妙策”。
大明的太子遠道而來,肯定一路上缺水少糧,武器也砍鈍了。葡萄牙收拾大明船隊,不會廢吹灰之力。
至于大明的皇帝會不會因為兒子被殺,出兵報復,根本不需要擔心。大明位于大陸的最東端,山水迢迢,無論是走陸路還是走海路,大軍都不可能到達遙遠的西方彼端。
“他們定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這個使臣不僅游說了葡萄牙王室,也在西歐其他王庭收買了權臣。
強大的利益,幾乎不存在的壞處,讓此刻處于戰爭時期,急缺錢財的歐洲王室都很心動。
不過也有明智之人反對這件事。
若殺了大明遠道而來的王子,那遍地黃金,絲綢鋪路的東方古老國度,可能會禁止商人出海做生意。這樣他們購買東方的珍寶,又得忍受阿拉伯人的高價。
這些年,來自大明的商人哪怕繞行了可怕的風暴之角,售賣貨物的價格也比阿拉伯商人良心許多。如果他們好好接待大明的王子,今后就會有更多的大明商船來訪,對他們更有利。
歐洲國度也有類似于“殺雞取卵”“貪小利失大利”的諺語,也有腦袋聰明的人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比起遙遠的東方國都,眼前的鄰國才是他們的敵人,與大明帝國交好有利無害。
愚蠢的貪婪的思想和明智的謹慎的思想混雜在一起,歐洲王室幾乎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將大明王子船上有無數奇珍異寶的消息放給了海盜。
他們不出面與大明船隊為敵。但如果大明自己打不過海盜,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歐洲王室認為這是“騎士精神”的體現。
要被他們認可,自然要向所有英雄故事里那樣,穿過一道又一道的難關。若大明王子倒在了難關上,就沒有資格被他們隆重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