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時心中十分感動,和他們說了實話,說他這樣只是為了示弱,其實他是跟得上的。
兩位太傅很欣慰弘時把他們當自己人,同時也對皇上更加不滿。
有這樣優(yōu)秀的皇子為什么還要打壓,不應(yīng)該好好培養(yǎng)嘛,三阿哥一看就能是一位明君,比起四阿哥總喜歡陰沉沉的,又喜歡到處鉆研,搞一些旁門左道要好多了!
不過他們只是臣子,沒有權(quán)力指責什么,只能安撫三阿哥幾句,希望三阿哥早日上位吧!
齊妃心里有些不滿董鄂氏,但在弘時和江采蘋的勸說下,也知道娶對方是為了向皇上示弱,是目前最好的辦法,對方也沒有做錯什么。
甚至齊妃還無師自通出了如果自己不高興,那才是順了皇后母子的心,于是齊妃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每天忙忙碌碌的準備兒子娶親!
這讓想要看一場婆媳大戰(zhàn)的皇后有些失望。
皇上其實在下旨之后就開始后悔了,他就算再忌憚弘時,再厭惡他,但心里也十分清楚,弘時比弘歷更適合做皇帝。
結(jié)果圣旨一說,君無戲言就不能改了,他給了對方那樣一個沒有用的妻族,老皇帝更加不開心了。
甚至有些怨弘時當時怎么不阻止自己,怎么沒有立馬拒絕,搞得現(xiàn)在都不能收場。
不過聽到齊妃和弘時沒有任何怨言的開始準備婚事,老皇帝又有些愧疚。
罷了,木已成舟,大不了以后再賜給弘時兩個尊貴的側(cè)福晉。(董鄂氏:阿米諾斯)
弘時被封為貝勒出宮建府。
為什么要出宮,老皇帝心里愧疚是一回事,忌憚又是另一回事。
反正他當初不也是出宮建府,之后也照樣當皇帝了,只有太子才有這樣的權(quán)力一直留在宮中。
看到三哥出宮,弘歷更加開心了,整個人都張揚了起來,覺得皇阿瑪這是放棄了三哥選擇了自己。
足足兩年的時間,弘歷就囂張了兩年,當然,這樣的囂張只是在面對弘時的時候,在奴才面前也露出一些,但在皇上面前,還是裝得很好的。
直到皇上否定了皇后給弘歷選擇富察氏做側(cè)福晉的意見。
皇上看著宜修的眼神都帶著疑惑,明明皇后應(yīng)該還沒有老到那個地步,怎么會想出這么離譜的事情呢?
“皇后,你說要給弘歷娶你的侄女青櫻,這個朕沒有什么意見,只是富察氏滿門榮耀,怎么能給弘歷做側(cè)福晉?”
宜修面露難色,其實她也知道這事情有些困難。
但她扶持弘歷,不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當唯一的太后,能扶持烏拉那拉氏一族嗎?
所以青櫻必須是弘歷的福晉,但同時,她也舍不得富察氏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