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呢?
而就在甄嬛的懷疑,皇上的頭痛之中,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其實皇宮中的聰明人遠遠不止甄嬛一個,別的妃嬪看著皇上的孩子有那么多,眼看著皇上對誰的態度都是差不多,甚至連名字或者是排行都記不清,都已經開始發愁以后的日子了。
所以其中一個最大的孩子已經成親的妃嬪給自己的兒子出主意,讓對方申請外放,雖然說這個朝代少有皇子在外面有封地的先例,但也不是不能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況且現在皇上有那么多的皇子,要是全部都塞到朝堂上的位置,那只怕是要把現在所有的大臣都給擠下來,甚至還要放不下,畢竟皇上雖然說有很多官員,但大部分官員都是在外放的,朝堂上的也就那么二百多個,哪里能頂得過皇上的一千多皇子啊!
與其等皇上以后再決定太子,然后給其他的阿哥封一個王位,還不如趁現在其他人都沒有反應不過,早早的就讓皇上給一片土地,說不定先說的人被封的土地還要更大一點。
不過這樣的話,主動說明想要封地,那就說明了放棄了奪位的可能,這就算是其他人想到,但也不會輕易做決定的。
畢竟能坐最高的位置,為什么會有人放棄呢?就算只是很小的可能,但那么大的誘。惑,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可聰明人看到的就是皇上阿哥太多了,皇位的爭奪比九子奪嫡難上了百倍,現在放棄還能吃到點肉,以后可就連湯都喝不上了。
其實這件事情皇上也不是沒有想過,畢竟現在的情況比起自己當年奪嫡時候要更加困難了,那么多的孩子自己都分不清楚是誰,又怎么還會偏心寵愛誰呢,但如果要給封地的話,那整個大清都不夠劃分那么多的,所以皇上只給了前來請命的皇子外放的官職。
反正大清還算大,一個皇子安排去一個地方,也算是微服私訪,幫他去體察民情,不然的話朝堂上都塞不下人了。
既然是自己的兒子,那自然是要給好處的,所以大家倒還是很滿意,其他的妃嬪看前面沖鋒的皇子得到了這樣的好處,自然讓自己的兒子有樣學樣。
皇位就只有一個,但皇上卻有那么多皇子,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那么幸運,與其去依靠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就趁現在抓住能抓住的。
所以大量的皇子來找了皇上,皇上也把他們安排到四面八方去了,遍布大清的每個角落。
甚至于有機靈的皇子到了偏僻的地方,想著大清不能自己當王的話,封地大概率因為那么多兄弟也不會有多大,為什么不自己打下一片土地呢?
這不是還有一個準格爾總喜歡和大清打仗嗎?
于是,格局徹底被打開。
皇上的皇子有去體察民情的,有寄情山水的,有到處做生意的,更有四處打仗的,甚至因為一個妃嬪就有十多個孩子,所以打仗都是兄弟一起上陣,原本困難的局都被他們弄簡單了。
不但是準格爾,更加偏僻的地方也被他們給打了下來。
皇上龍心大悅,直接就把兄弟幾人打下來的土地賞賜給他們做了封地。
而別的兄弟見了,眼睛都紅了,他們能打,自己為什么不能打?
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皇子阿哥們不斷的發掘新的土地,不斷的打仗,雖然說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銀,但以仗養仗倒也能支撐下去,大清的版圖不斷擴大,有土地的皇子也越來越多,大清周圍的土地都被占領了,甚至其中兩個皇子還打下了兩個總喜歡說對不起的國家,成功納入新的版圖,反而是雍正這個皇上,擁有的土地都不如其他皇子加起來的大,皇帝也當得有點不倫不類的。
皇上掙扎幾年之后,看到大清被管得不像大清,已經長成的皇子擁有自己的土地,然后也開始不聽自己的話了,而自己的身體又被掏空了,每到晚上還是要忍不住臨幸妃嬪,自然就活不了多久。
現在他這個皇帝說話還一點作用都沒有,做得還十分憋屈,甚至發布什么條令還需要去看自己那些擁有土地多的兒子到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