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證據(jù)嗎?”
王師爺不再是勸誡的語氣,而是開始質(zhì)問趙捕頭;
趙捕頭盯著王師爺那雙被臉上的肉擠得已經(jīng)越來越小的眼睛,沉聲道:
“沒有,但我有直覺,你也知道我的直覺一般不會錯。”
王師爺嗤了一聲,不僅胡子都因嘴唇的動作過大而飛了一下,就連臉上的肥肉也抖了兩抖。
“直覺?直覺有什么用?是能幫你自己升官啊還是能幫縣太爺升官???!”
話不投機半句多。
趙捕頭也不再辯解什么,只是進去和死者母親打了個招呼說他們要走了,然后就像來的時候一樣,自顧自的推門離去。
王師爺因為三番兩次的被拉下面子也開始吹胡子瞪眼,并不跟著這講不通的倔牛;
來的路自己不會走,回去還不會原路返回嗎?
在回去的路上,阿青就問起了這個趙捕頭的來歷。
“他啊,是個有本事的。”
王師爺雖然看不慣這趙捕頭幾十年不變的那幅一根筋的脾氣,但對于他偵案的能力還是沒有半點懷疑的;
其實他剛才也信了一些趙捕頭的話,但是告訴縣太爺他單憑直覺就想把案子鬧成命案的話,那兩人都沒有好下場。
嘆了一聲,王師爺就閑聊著,把趙捕頭的傳奇人生告訴了阿青他們;
這趙捕頭本名趙吏,從這個單字就可以看出他爹對他的期望,就是希望他日后也能做個官吏;
說起來他們家也算是官宦世家,不只是他老子,就連他老子的老子都是這個縣城的捕頭。
于是趙吏十歲就跟著父親走遍大小案件的現(xiàn)場,甚至小小年紀連追兇都參與其中,也有人問趙吏他爹就這么一個獨苗,要是出個閃失他們趙家怎么辦?
但趙吏老子擺擺手說哪有那么嬌貴,日后這小子必然要獨當一面的,這點小事都擺不平以后如何做大事。
眾人哄笑說一個捕頭還想干多大的事,但最后讓人想不到的是,不是小小年紀的趙吏出事,而是粗心大意的趙吏他爹在一次追兇中與賊人單打獨斗,大意被其暗算,因公殉職。
王師爺那時候就是府衙里的師爺了,他到現(xiàn)在還記得趙吏來認他爹尸身的場景;
一個半大小子,穿著寬寬的捕快服,面上有著和今天如出一轍的倔強,他像掀開一個陌生人一樣掀開了自己父親的裹尸布,看著父親脖子上那道血跡已經(jīng)干涸的傷口,他不哭也不鬧,只是湊近了仔細觀察一番,就把尸布又重新裹上。
然后他就像若無其事一般走出了停尸房,在場的縣衙同僚都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孩子是被嚇傻了還是傷心過度;
但沒人想到的是,就在當晚,一個下著磅礴大雨的深夜,停尸房的門突然被踹開,嚇得守尸人拿起武器以為是哪個賊人來鬧事,沒想到從雨中踏進房內(nèi)的還是那個小小身影。
小趙吏全身濕透,那一身寬大的捕快服因為雨水浸濕的原因倒是貼在了身上,顯得出奇的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