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熱熱鬧鬧的氣氛中這一天又在忙碌與喧囂中悄然隱沒,一天時間轉瞬即逝。李小龍在這漫長的白晝里,忙得暈頭轉向,連軸轉地處理著一件又一件的事務。直至夜幕籠罩,周遭漸漸安靜下來,他才終于停下手中的活兒。
稍作歇息時,李小龍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張曉燕的模樣,他這才驚覺,自己竟一整天都沒瞧見她的身影。剎那間,那些被忙碌暫時掩蓋的思緒涌了上來,他心里滿是對張曉燕的關切與牽掛。
李小龍站在村口,遙望著遠方的縣城,心中暗暗立下誓言:“這一次進城,無論如何都要給張曉燕買一輛嶄新的三輪車。”
張曉燕與他毫無血緣關系,但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她卻始終如一地站在他身后,默默地支持著他。每當他遇到困難時,張曉燕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給予他最真摯的幫助和鼓勵。
然而,李小龍自己卻一直被各種瑣事纏身,忙碌于生活的瑣碎之中,竟然從未有機會好好報答張曉燕的這份深情厚意。這份恩情,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愧疚不已。
此刻,李小龍的內心充滿了自責和懊悔,他意識到自己對張曉燕的疏忽和虧欠。這種愧疚感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將他淹沒,使他無法自拔。
月牙村,這個宛如被塵世遺忘的角落,寧靜而安詳。村子里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其中有一座院落顯得格外幽靜。這里,便是張曉燕的家。
此時,屋內的燈光透過窗戶,灑在小院里,映照出一片暖黃色的光芒。廚房里,張曉燕正站在案板前,全神貫注地切著韭菜。她的動作嫻熟而利落,韭菜在她的手中被切成均勻的小段,散發出陣陣清香。
刀起刀落間,韭菜被切成細碎的小段,仿佛是她內心的碎片一般。她靜靜地站在廚房的案板前,思緒卻早已飄遠。
今晚,她打算包一頓餃子,用美食來慰藉一下自己疲憊的身心。自從丈夫離世后,張曉燕便習慣了獨自生活。這個小小的廚房,成了她心靈的避風港。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地束縛著她。為了避開那些無端的猜測和流言蜚語,她刻意減少了與他人的往來,尤其是男性。她害怕那些異樣的眼光和竊竊私語,害怕自己的生活被人指指點點。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她漸漸適應了這份孤獨。每天早起晚睡,忙碌于家務和農活之間,雖然辛苦,卻也簡單寧靜。然而,即便她如此小心翼翼,村子里的流言蜚語還是如影隨形。那些無聊的村民,似乎總熱衷于用這些惡意的傳言,給平淡的生活增添所謂的“樂趣”。
而自從上次張曉燕為李小龍作證后,那些流言蜚語更是甚囂塵上。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只是出于內心的正義感,站出來說了實話。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卻讓她成為了眾矢之的。在村里人的眼中,她已然成了一個行為不檢點的蕩婦。但張曉燕對此早已麻木,這些年,她遭受的詆毀還少嗎?起初,她還會憤怒,會據理力爭,想要為自己討回公道。可久而久之,她只覺得爭辯毫無意義,徒增煩惱,便不再理會那些惡意的中傷。
張曉燕一邊熟練地剁著餡,一邊不自覺地想起了白天村里的熱鬧場景。今天,村子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全魚宴,大多數村民都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盡情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而她只能獨自待在家里,準備一頓簡單的餃子。
想到這里,張曉燕的心里涌起一陣難以言喻的酸澀。她的眼角漸漸泛起淚花,淚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模糊了她的雙眼。就在這一瞬間,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所有的事情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了。她的腦海里突然變得一片空白,完全沒有意識到手中的菜墩子正在滑落。那一瞬間,她的身體仿佛失去了控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菜墩子朝著自己的腳砸去。
張曉燕的心跳在這一剎那急速加快,她的喉嚨里發出一聲驚恐的尖叫,但聲音卻被卡在了嗓子眼兒里,怎么也發不出來。她的雙腳像是被釘在了地上一樣,完全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菜墩子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一道身影如閃電般從旁邊沖了過來。那是一雙強有力的大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緊緊地抓住了張曉燕的胳膊,猛地將她拽入了一個溫暖而堅實的懷抱。
張曉燕只覺得自己的身體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拉扯著,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去。她的耳邊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吸聲,那是那個救她的人發出的。緊接著,她聽到了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那是菜墩子砸在地上的聲音。
她的心跳還在急速地跳動著,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一般。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著,完全沒有從剛才的驚嚇中回過神來。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地抬起頭,看向那個救了她的人。
“你怎么能這么不小心呢?累了就該好好休息,想吃什么跟我說一聲就行,何必自己在這里委屈自己呢?”一個熟悉而關切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張曉燕驚愕地轉過頭,當她看清來人是李小龍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又驚又喜的情緒。她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他,仿佛見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驚喜。
“我自己不做飯難道要餓死嗎?你們大魚大肉,我包餃子犒勞一下自己不行嗎?”張曉燕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嗔怪,但更多的是喜悅。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透露出一種俏皮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