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子里出來,仔細看了下村子的名字,叫山里村。
幻想著不久的將來,這里可能就改名字叫山里莊園了。
方潔絕對是個做事情的人。
第二天她就找到了白婉清,將錢直接拿給了她。
“錢不用給我,我的錢還要給你呢,計劃書我已經擬好了,咱們來看看需要做哪些事情。”
白婉清和方潔二人聊得口干舌燥。
方潔曉得要做的事情后,拿著錢就走了。
她要拿著計劃書去找村長,找上面,若是有政府支持那將事半功倍。
既然決定要做事情,自然也要有所行動。
拿著計劃書找到了農業部那里。
有之前的功績,和蘇家村大棚的案例在。
這個生態養殖的概念,再次引起了上面的重視。
他們分頭行動,竟然沒幾天就將手續辦了下來。
這時候個體戶養殖的越來越多了,但都是孤軍奮戰。
像白婉清這樣一帶動就是一個村的,上面大力支持。
去了農業部,也才曉得短短幾個月,蘇家村已經上過不止一次報紙了。
蘇家村的產業還帶動了附近幾個村的扶貧工作。
張玉峰每次來京開會,那都是昂首挺胸的。
光是演講就做了好幾次了。
也因為蘇家村的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施,促進了附近幾個村的政策實施。
將生態村的建設交給方潔去處理。
她還要去看下周舟說的董家手里拿下的廠子。
食品廠和機械廠白婉清讓周舟先去實行改革了。
國營廠的通病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第一步就是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