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甲琢磨了片刻,答道:“此時若是邊打邊附顯然不行,只能日后勤加苦練,加快附著靈氣的速度,爭取在打斗之時可以尋機附著上去。”
趙塚子繼續問道:“要達到你所說的那個速度,起碼得練到能夠得著我背影的那種境界,在此之前,你又當如何?”
聽了這話,戌甲無奈地搖了搖頭,確實再想不出還能有何辦法。趙塚子接過戌甲手里的槍,一邊用手指彈敲著的槍頭,一邊說道:“身內辦不到的就往身外想法子,先天缺乏的就向后天去找補。還記得剛上山那會兒,我讓你吃的藥么?”
這件事戌甲自然記得,趙塚子繼續說道:“當初讓你服藥以補正靈根,便是向后天去找補。下面我要教你的,則是往身外想法子。”
說完,將另一桿長槍扔給戌甲,并說道:“好看看這桿槍,找出與尋常長槍不同之處。”
接過長槍,戌甲先掂量了一下,覺得比之前提過的長槍稍輕一些。兩手端起槍來正要比劃幾下,一手抵住槍桿時覺得有些異樣。端起一看,才發覺槍桿底端竟有一個圓洞,又想起這桿槍稍輕,莫非是在槍桿中鉆出了空芯?再看了會兒槍桿,沒發現什么特別之處,便將長槍立于地上,仔細瞧起槍頭來。以手輕撫之,亦覺得有些異樣。拿近了細看,才發現槍頭兩面竟各有兩排細空,兩側開刃處亦各有一道細縫。
見戌甲察看出來了,趙塚子便接過長槍,平端在手上,與戌甲解釋道:“如你所想的一樣,這桿槍的槍身中空,可由槍把直通槍頭。而這槍頭亦是中空,且與槍身空芯相通。槍頭兩面位于中空處各有小孔,兩側亦開了半個槍頭長的細縫,向內直達中空處。一手握住槍把之時,可將靈氣送入槍身,沿其空芯推至槍頭,并由小孔、細縫滲出,從而附著于槍頭表面。”
說完,趙塚子端槍刺向戌甲,并叫戌甲好好看看。戌甲看著眼前的槍頭,確實感覺到了槍頭上的靈氣,且在小孔與細縫處有明顯流動。
見戌甲點了點頭,趙塚子收回長槍,繼續說道:“如此便可在打斗之中雖是令槍頭附著靈氣,雖其效果比不得由外附著,卻勝在不礙手上招式。且靈氣推送可緩可疾,善用之,或可有出其不意之功。”
此時,戌甲方才明白其中妙處。接過那桿長槍,端起來并試著送入靈氣,果然一會兒工夫,槍頭便附著了靈氣,不過也確是比不得自己剛才由外附著得那么均勻。
待戌甲耍了幾招之后,趙塚子又問道:“你可知自己每次入靜之時,看見的都是何物么?”
戌甲心中不敢確定,說道:“尚不敢斷定是何,每每想來似是物中的五行靈氣。”
趙塚子點了點頭,說道:“那必是五行靈氣。當初頭一次知道你入靜時,唯恐你日后受了入靜的害,故而再三提醒勿要入靜。可自從那次你說起自己無意入靜之后,卻能隨自己的心意立刻醒來,我便在心里留了個想法。這次又聽你說起在欄樓時的入靜感受,我便覺得心里留的那個想法有八分可行。”
戌甲聽到此處,也跟著一激動,連忙問是何想法。趙塚子抬手止住戌甲,并沒有立刻說出想法來,而是再問道:“你可知自己為何那般容易入靜么?”
這戌甲自然不知,趙塚子解釋道:“那是因為你天生對靈氣過于敏感,故而會在不自覺間直接以靈氣探知四周,以致忘卻了肉身的感觸,這便是入靜。”
戌甲明白了幾分,便問道:“既如此,莫非這入靜還有別樣用處?”
趙塚子說道:“對靈氣敏感并非全然只是壞事,就說習練術、器兩學,便須有此敏感,才好精準操控身外靈氣。然你那般敏感與術、器兩學的要求相比,仍顯太過。”
負手走到戌甲面前,趙塚子繼續說道:“然有失就有得,只看所得是否能派上用場。你雖敏感太過,可果真入靜之后,于靈氣探知之精準也必然勝過常人,這便有助于你以體來對抗術、器兩學。”
說完,趙塚子扔掉長槍,兩手掐了個訣,托起一個火球,然后朝戌甲說道:“現在你立刻入靜,看看我手上是何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