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餅后,在住處兩日無事。戌甲正在房中掐算著回獨立山的日子,卻聽到門外動靜,似是又有人來請眾弟子聚會。開門一看,原來是吃餅?zāi)侨找娺^的那位行頭遣人來請。
送走來人,又片刻議論之后,好些弟子決定明日前去看看。不論有事無事,總歸能打發(fā)些時日。才在浮空山上住得稍久,眾弟子便多已沒了修練的心思,卻又不好整日里出門閑逛,自然覺著無聊難捱。戌甲雖仍有修練的念頭,卻也是愈發(fā)覺著難靜下心來,索性借這個機會出一趟門。
翌日,會館來人接引愿去聚會的弟子們。到了會館,那行頭已在門口等候著。行頭笑臉迎客,挨個問候,親自招呼弟子們進了會館前廳。
腳跨門檻之時,戌甲忽覺一股勢壓頭頂。抬頭一看,見到一根石梁橫貼在門頂之上。心中一閃念,不禁暗忖道:“是何人掌案,竟將此門造成這般模樣?”
踏入明堂,抬眼便看到一掛小瀑布,約莫半丈高,三四尺寬,上有臺,下有底,中間鏤空。見眾人多看向瀑布,那行頭頗顯得意,笑著介紹道:“此乃昔日我剛?cè)涡蓄^之時,托了浮空山一仙家的照顧,得的一小物件。我為其取了個名兒,叫天紳覆瑰。對門擺著,進門就看到,圖個好看吉利罷了。就一小玩意兒爾,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聽行頭這么一說,戌甲有意再細看,發(fā)覺隱然有玉石光澤自瀑布腳下透出水面,倒還真就合了這個名兒。然轉(zhuǎn)念一想:“只道是獨立山好玩玉石,這浮空山卻該是不好這一口。若依趙籬子師兄那日與我所說浮空山人情風(fēng)物而論,倘真是得自浮空山的仙家,那這瀑布合該是金銀底而非玉石底。”
不過,既然行頭說是,那便是了。左右只是一小物件,不必再往深了琢磨。戌甲微微笑嘆一聲,便看向別處了。過了一會兒,行頭引眾人自一旁樓梯上到二樓。走了幾步,而后一拐,進到一間大屋子。里面圓桌放了好幾張,屋內(nèi)四角擺著大葉花草,墻面上掛著各樣書畫。花草品種應(yīng)是出自浮空山,而字畫手法則有些怪異,整個一眼看去,似有獨立山風(fēng)范,然細觀線條筆力卻更類浮空山。
戌甲正看著字畫有些入神,忽聽身旁有聲問道:“這墻上字畫如何?”
聽出是關(guān)西鵲問話,戌甲微微搖頭,答道:“要說鑒賞字畫,我是沒那個功底。只不過看慣了獨立山上的字畫,再看到這幾副便覺著有些異樣。”
關(guān)西鵲也看了看,說道:“我好有一比,就似耍的是獨立山的套路,出的卻是浮空山的拳腳,如何?”
戌甲點了點頭,說道:“大面上確是如此。有些細處則更似以浮空山的力道來使獨立山的拳腳。”
關(guān)西鵲又看了看字畫,說道:“確是如你所說,有那幾分味道在,你看得比我細。”
閑聊之際,茶水與甜點送入屋中,甜點分盤擺放在桌上供人自取,茶水則是每人一杯。坐頭桌的行頭起身請眾人品嘗一二,眾人齊聲謝過,便各自品嘗起來。戌甲伸手取過一塊送入口中,未及細品,便喝了一口茶水,而后一口咽下。為何這般囫圇吞咽,無他,太甜爾。看向手中所剩半塊,戌甲頗覺無奈,想再就著茶水,一口咽下了事。正要端杯,稍一低頭,卻注意到杯底餐巾上有字。便將餐巾攤開來一看,原來寫著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觀音滴水潤故土》,下聯(lián)是《信子乘風(fēng)殖天下》,橫批《處處為家》。戌甲默念了幾遍,仍讀不出此對所表之意,便問了問身旁的關(guān)西鵲。
關(guān)西鵲也未曾留心,及被戌甲問了,這才注意到。反復(fù)看了對聯(lián)幾遍,思忖了片刻,向戌甲解釋道:“這潤、殖二字是代稱。凡棄了獨立山而自去別山定居者,乃潤人也。而潤人之中有徹頭徹尾改換面目,扮作自幼殖于別山一般模樣者,此之稱為殖人也。”
將手中餐巾攤開在桌面,關(guān)西鵲手指對聯(lián),接著說道:“看這聯(lián)中之意,應(yīng)是獨立山子弟乘天下大勢而散居世間各處,四海為家。然心中又掛念故土,欲思回報。”
聽過這一番解釋,戌甲又看一遍對聯(lián)。雖覺關(guān)西鵲所言還算貼切,可此時再讀,心中竟愈發(fā)生出異樣心思,好似摸出頁中夾層卻無法揭開一般。
又過不多時,行頭起身,挨個招呼各桌。每到一桌旁,必滿面笑容,先將自己介紹與在座之人,再挨個問候兩句。來了多少人,行頭便問候了多少遍。之后,行頭走回原桌,站著向眾人介紹了一番會館如何如何。眾人間有好事者亦會插嘴問話,便是言辭聞之不妥,行頭仍是能答則答,不能答便拐個彎糊弄過去。臉未紅過,笑未停過。
這一番算是接風(fēng)之后,行頭引著眾人又參觀了館內(nèi)幾處方便去的地方。戌甲一路看過,心道:“這哪里是帶客參觀,分明是人前炫耀。”
原來此時上下樓多門多房有人進出,行頭還不時路遇遠近招呼,顯得事多人忙。看衣著服飾,多為獨立與浮空二山之人。至于究竟忙于何事,眼下就不得而知了。
上下轉(zhuǎn)過一圈,眾人又被引回之前的屋子。過不多久,擺起飯局。仙人、仙人,仙可不飲不食,人卻不可不吃不喝。修的是仙,往來的卻是人情,故這飯局是少不了。酒飯不錯,吃喝高興之下,時辰亦過得快。飯局結(jié)束,便也該回了。臨走之際,行頭又挨個親手贈與了一份小禮。而后,將眾弟子送出會館。
回到住處,拆開禮盒一看,內(nèi)裝一座玲瓏小山,應(yīng)是仿浮空山山巔模樣,由靈石所制。以此出手,卻僅言此小禮,那行頭倒算大方。
戌甲將禮物收起,走到屋外,見關(guān)西鵲站在不遠處,便走了過去。見關(guān)西鵲正手拿會館所贈小山看著,便問道:“這禮物如何?”
關(guān)西鵲又掂量了幾下,反問道:“你覺著如何?”
戌甲想了想,答道:“看材質(zhì)及做工,不是敷衍之物。”
見關(guān)西鵲點了點頭,戌甲又問道:“今日將我等一班弟子請了去,卻只吃喝說笑,臨了再出手贈禮,便再無別事。那行頭如此這般,究竟所圖為何?”
關(guān)西鵲伸手將小山托在戌甲面前,答道:“就圖得了這山,心里便念著這山。”
戌甲看著面前的小山,說道:“真念著這山,便想著去這山。真去了這山,已算混了面熟,便好交往了。”
關(guān)西鵲笑了笑,說道:“還不止。再交往,便再吃喝,再贈禮。有愿意去的,人情便這么搭起來了,也就可尋機有所圖了。再有去了還愿意去的,便可把人情再搭厚些,可尋機更有所圖了。”
戌甲心思一動,接過話道:“便如篩子一般,越篩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