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這血淚控訴讓帝王組織的成員們啞口無言。
這份直指核心的受害者之怒,將他們出于研究目的、帶有某種理想化的“觀察研究”策略,瞬間擊得粉碎。
它不再是一個理論上的“泰坦管理”問題,而是生命被消除后的現實追責。
就連軍方都暗地里對帝王組織的行徑有所非議,只是出發點有所不同:這件事如果由軍方來做,想必不至于讓事態失控到如此地步。
實際上,這倒也不見得就是帝王組織的一貫政策。
只能說帝王計劃的目標雖然是針對怪獸,但是不同人對于怪獸這樣的存在態度卻有所不同,這是理念的差異。
20世紀70年代登上骷髏島的那位老先生蘭達博士,在原劇情里,由于本身也是怪獸的受害者,曾經的戰友同伴都死于泰坦生物之手,因此他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殺死所有對于人類有所威脅的巨型怪獸。
不過因為幾十年前杰頓化繭的存在,這位蘭達并沒有如同原劇情里一樣,死在骷髏島上。
自然經歷過生死間大恐怖的蘭達也在一朝頓悟了。
那一次的發現讓蘭達明白,人類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野獸’。
它們可能蘊含著超出人類理解范疇的生態位甚至……目的。
盲目傾瀉火力,有時未必是解決之道,反而可能引發更恐怖的連鎖反應,如同在黑暗森林中胡亂開槍。
并且也就是當年杰頓巨繭的存在,讓他反而放下曾經對于怪獸的仇恨,選擇加入研究這個方向。
也就讓他使如今的帝王組織在美國高層乃至世界范圍擁有更高的話語權。
——要知道,如果沒有他對于骷髏島的發現,當年陷入經費危機的帝王組織很可能早就解散了。
而在這幾十年里,蘭達活躍的時候就有意在培養著自己的學生芹澤來做自己的接班人
而如今,帝王組織可以說是進入了“芹澤時代”。
帝王組織轉型也在這一時期,芹澤時代更側重‘共存研究’的理念,某種意義上,也是基于骷髏島的教訓和蘭達當時的堅持……
如今帝王組織更多是希望能找到理解它們的鑰匙,而非僅僅制造毀滅。
不過,芹澤坦然面對老布羅迪的目光,說到:
“昨夜的事件證明,至少在穆托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判斷出現了巨大的、并且已經帶來慘痛代價的偏差。無論我們的理念是‘共存’還是‘研究’,‘控制’的失職是無可推卸的。”
他的話無形中分擔了帝王組織其余人此刻承受的巨大壓力,也將帝王組織內部的理念之爭放到了臺面上:
蘭達代表了早期基于恐怖教訓而產生的“謹慎干預”派,而芹澤則代表了后來由對核能復雜心態以及對哥斯拉意義解讀而衍生的“生態平衡,觀察研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