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一只猴子”的輕蔑之語如鋼針,刺穿了威廉·蘭達博士本就沉重的疲憊感。
“唉……”
他長長嘆出一口濁氣。
蘭達幾乎是被人攙扶著,失魂落魄地離開那間深埋于華盛頓地下的鋼鐵決策室。
絕密電梯緩緩上升,電梯井壁的冰冷觸感仿佛都無法驅散他內心的寒意。
機艙內監(jiān)聽設備中,回蕩的低沉聲音——“嘟……嘟……嘟——芝——頓——”
仿佛沒有停歇,反而在會議結束后,如同宿命般更清晰地敲擊在他的耳膜、甚至心臟深處。
它就在那里,在千里之外,在萬頃碧波環(huán)繞的孤島之下,不為任何人的爭吵、憤怒、恐懼或傲慢所動。
二十六年。
他窮盡畢生心血去觀察、記錄、分析的巨物,在權力的眼中,其價值竟然只配與“清理作業(yè)的附帶損傷”劃上等號,甚至是“一只猴子”的陪襯……
那沉重的搏動聲,如同大地深處一顆永不停歇的星辰之心,在斯菲亞藤蔓編織的、隔絕現世的搖籃中,默默等待著屬于自己的時刻。
人類的目光注視了它整整一代人的時間,投入了無數資源和頂尖人才的心智,卻依然如同困在地底試圖仰望銀河的穴居人。
他們聽到了心跳,看到了光芒,甚至被其存在的威壓震撼得夜不能寐——但所知不過仍是深淵前的“存在”本身帶來的無邊靜默與沉重壓力。
巨大的知識鴻溝并未因時間而縮小,反而在政治與軍事的實用主義審視下,顯得蒼白無力、徒勞無功。
人類,似乎被困在了自己搭建的、徒有其表的觀察哨位上。
但驕傲的人類,或者說,那些掌握力量的人類,怎么可能因此放棄呢?
他們選擇了最直接、最具破壞性的方式,去“解決”未知。
時間,在巨卵那穩(wěn)定得令人絕望的搏動聲中,依舊緩緩地、確定無疑地朝著一個被核火強行干預的未來流淌。
……
蘭達博士坐在返回帝王總部的專機里,窗外是翻滾的云海,一如他心中翻騰的苦澀與無力。
他知道,目前的帝王組織,那點可憐的科研權限和微弱政治影響力,在“徹底清除威脅”的國家意志面前,瞬間就能被碾得粉碎,連漣漪都不會留下。
歷史的車輪,包裹著名為“鐵砧行動”的冰冷合金履帶,已帶著無可阻擋的沉重勢能,轟隆隆地碾向了骷髏島那片脆弱的遠古生態(tài)。
他無力阻止,甚至無力發(fā)聲——最高層面的決策已成定局,他作為科學顧問的角色,至此已被棄如敝履。
一股深沉的無力感,如同藤蔓般纏繞著他衰老的心臟。
這份無力,不僅是對那顆巨卵未來命運的無力,更是對人類理性輸給原始恐懼的悲哀。
以及對“金剛”——那個被原住民世代崇拜、同樣屬于這顆星球古老秩序一部分的生命,將被視為“附帶損傷”甚至“干擾風險”的深深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