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頓渾然不知,它的介入已將這潭渾水攪得暗流洶涌。
不僅改變了怪獸間的平衡,甚至連人類精心布置、試圖用以引誘穆托的核彈陷阱,也未能如愿起效。
事實上,就在杰頓成功獵殺雄性穆托后不久,人類并非沒有嘗試。
他們準備了兩枚百萬噸級當量的熱核彈頭,意圖在遠離海岸的荒島上布下天羅地網,將泰坦巨獸一網打盡。其中一枚,正悄然運抵那座預設的“死亡之島”。
然而,現實卻沒有如了人類的意。
無論是以目標獵物自居的哥斯拉、扮演獵手的杰頓,甚至是被重點“關照”的雌性穆托,都對那座島上的“盛宴”置若罔聞。
三股巨大的生命體征軌跡(哥斯拉從舊金山內陸西進,雌性穆托從拉斯維加斯向海岸東進,杰頓潛伏海中循著雌性穆托的信號南移)堅定不移地朝著它們既定的方向推進,對那處預設的“完美”陷阱島嶼連一絲偏離的意圖都欠奉。
為何失效?
人類困惑不解。
但若是把這個疑問拋給杰頓,憑借他來到這個世界后,對泰坦這種生物的本質進行的研究和洞察,答案很快就能昭然若揭。
首先,杰頓自身毫無反應。
理由很簡單。
本宇宙恐龍又不是真正的泰坦巨獸。
在精密的合金與鉛屏蔽重重包裹下的核彈頭,逸散的輻射微乎其微,在杰頓的感知中與一枚普通炸彈無異……
雖然說杰頓也不知道那群泰坦是怎么感應到的……
至少爆炸前,在沒有危機感知以前,不過是一塊冰冷的金屬疙瘩。
哥斯拉的反應則耐人尋味。
關于原子恐龍這“移動核反應堆”的能量攝取機制,傳奇宇宙原劇里并沒有多少合理的解釋。
它需要持續補充燃料嗎?
如果需要,補充的是什么?
是如同吸收地熱或自然放射性礦物那般吸取環境輻射?
在杰頓的觀察里,哥斯拉似乎更傾向于在消耗巨大后返回深海地熱富集區休養生息,而非急切地尋找人工放射源“加餐”。
因此,它大概更依賴于地球自身的輻射場進行能量循環,對濃縮裂變物質興趣缺缺。
最后,也是人類計劃的失算點——雌性穆托為何不上鉤?
雖然說,一種原因是杰頓模擬信號的“魅力”蓋過了核彈的誘惑,不過還源于更根本的生存策略差異。
將泰坦巨獸定義為“利用輻射能的生物”是準確的,但定義為“利用核能的生物”則多少有點太寬泛了。
人類利用核能,聚焦于可控或不可控的鏈式裂變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的巨量能量來制造武器或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