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外層則覆蓋著蜂巢狀排列的碳化硅晶格,堅不可摧。
在卵內高壓的作用下,分子鍵合緊密相連,原本的身軀不斷拓展,身長從初始的規模一路增長至三百米,甲殼厚度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十幾米。
如今,光靠超級強度的甲殼,杰頓都足以抵御百萬噸量級核彈的直接沖擊。
畢竟護盾抗核彈,哪有肉身抗核彈來的更直接,更爽啊。
耐高溫、耐低溫、抗沖擊、抗高壓、防震、防腐蝕、能量吸收、兼具強度與韌性等等……
新生甲殼幾乎包括了所有性質攻擊的防御手段。
……
外骨骼成型后,循環系統的升級馬不停蹄地展開。
巨大的心臟在胸腔內逐漸成形,心室壁上密布著由哥布紐改良版發電能力的特化細胞,它們協同工作,確保每分鐘能有巨量的高能血液在龐大的身軀內奔騰不息。
血管網絡遵循分形幾何設計,雖然體型是人類的幾千上萬倍,但是其中的次級分支密度達到人類毛細血管的百倍。
這一靈感源自沙漠甲蟲的冷凝系統,不僅能應對巨型化帶來的熱交換難題,還能通過血液電解產生備用能量。
如同為這臺生命機器安裝了多套能源補給裝置。
還有類似于水熊蟲的海藻糖基因巧妙地植入每個紅細胞,賦予其在極端環境下仍保持活性的能力。
這種物質可以替代水分子,穩固細胞內的生物分子結構,避免蛋白質和細胞膜因脫水受損。
同時,體內豐富的抗氧化劑能及時清除細胞內的自由基,防止氧化損傷;特殊的損傷抑制蛋白則守護著DNA的完整性,防止其斷裂。
此外,其細胞膜有特殊的脂質組成,可在極端溫度變化下,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和穩定性,防止細胞膜破裂或固化。
使杰頓的血液獲得了多重保險,不僅紅細胞本身儲能、運輸能力等性質大幅度強化,即使大量失血也能保證存活能力。
自那一刻起,他身體的血管之中,已然不再流淌著原本那充滿生命活力的鮮紅色液體。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散發著一定量的輻射、帶著紫紅色熒光的奇妙血液。
杰頓感受體內還未成形的身體部分,能夠在半透明的體膜上,看見底下那帶著熒光的血液,細細體會著身體傳來的種種切身感受,內心不禁涌起一股欣慰與滿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項過程頗為復雜的改造,無疑是值得的。
這絕非普通的改變,而是一種深入本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