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克王那如同末日宣判般的宣言之后,人類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然而,面對這滅頂之災,人類并未坐以待斃,而是迅速展開了一系列緊張而艱難的應對措施。
在一些會議上,相關的措施被提出,并且短時間內落實。
現在可不敢延誤軍機了,史密斯專員就算是想要撈好處,也不敢在這種全人類危急存亡之時,拿自己的命去做賭注。
有命撈,沒命花啊。
“所以說……我們如何遲滯和遏制……”
一位負責作戰的美軍上將表情凝重地站在模擬的沙盤前,語氣堅定地說道,同時在沙盤上快速標注著關鍵位置。
“必須阻止巨猿軍團擴散,限制尖塔的影響范圍,為后方疏散和防御構建爭取寶貴的時間!”
“為此,我做出以下部署……”
武器方面,人類將希望寄托在了一些超重型鉆地彈上,比如GBU
-
57
MOP這種重達14噸的龐然大物。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就一直在研發鉆地彈,專門用于摧毀重要地下掩體和工事。
鉆地彈主要就是依靠一個碰而不炸的“彈頭”,在助推火箭提供的強大動能下鉆入地下,對堅固目標實施直接起爆。
而如今,面對身形更加龐大的巨猿,如何配比炸藥與用于鉆地的戰斗部殼體的平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畢竟,要在“鉆的深”和“炸的狠”中間做一個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
還需要按照土質、層數、距離和時間控制爆炸點。
而且通常情況下,鉆地彈打擊深度與彈體長度和密度成正比,與打擊目標密度成反比。
這就需要更多的考量。
誰能想到,鉆地彈的目標從曾經躲在地下掩體的人類,變成了巖石泥土下的“猩猩”呢……
此次任務極為艱巨,對已確認的巨猿涌出地裂,如舊金山主裂口、還有各個連接地心通道的塌陷點等,將進行飽和式鉆地轟炸。
其目標并非徹底消滅通道,而是借助爆炸引發大規模山體滑坡或巖層垮塌,從而物理性堵塞通道入口,延緩后續巨猿兵源的輸送。
隨著命令下達,待命的B
-
2幽靈轟炸機群緊急從迪戈加西亞基地升空。
它們掛載著鉆地彈,如黑色的幽靈般向著目標區域飛去。
然而,這是一項極高風險的任務,它們必須穿透巨猿的防空范圍,稍有不慎,便可能機毀人亡。
……
同時,在戰術上,人類決定利用當前危險的高氧環境來對抗巨猿。